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5页 |
·氧化锌资源概述 | 第8-9页 |
·氧化锌浮选工艺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硫化浮选 | 第10-12页 |
·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 | 第12页 |
·螯合剂浮选 | 第12-13页 |
·方解石浮选研究的现状 | 第13-19页 |
·方解石的结构及可浮性 | 第13-14页 |
·方解石浮选的研究 | 第14-16页 |
·方解石抑制的研究 | 第16-19页 |
·兰坪铅锌矿浮选现状 | 第19-23页 |
·兰坪铅锌矿矿石性质 | 第19-20页 |
·兰坪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兰坪铅锌矿难选的主要原因 | 第21-22页 |
·未来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试验样品、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 第25-31页 |
·矿样制备及性质 | 第25-28页 |
·实际矿石性质及物相分析 | 第25-26页 |
·纯矿物制备 | 第26-28页 |
·试验仪器及药剂 | 第28-29页 |
·纯矿物试验流程 | 第29页 |
·试验检测方法 | 第29-31页 |
·X衍射分析 | 第2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ICP光谱仪元素分析 | 第30页 |
·动电位测试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菱锌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的研究 | 第31-48页 |
·矿物基本浮选行为 | 第31-33页 |
·捕收剂用量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pH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无机抑制剂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3-37页 |
·pH对六偏磷酸钠抑制矿物效果的影响 | 第34页 |
·六偏磷酸钠用量对矿物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pH对水玻璃抑制矿物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水玻璃用量对矿物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钙离子对六偏磷酸钠抑制效果的影响 | 第37-44页 |
·不同离子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钙离子(Ca~(2+))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抑制剂对钙离子(Ca~(2+))作用后的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页 |
·实际矿石的浮选分离试验 | 第44-47页 |
·氧化矿粗选试验 | 第44-45页 |
·氧化矿精选试验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无机抑制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48-57页 |
·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的抑制作用机理 | 第48-51页 |
·六偏磷酸钠作用前后方解石的红外光谱 | 第48-49页 |
·六偏磷酸钠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 | 第49-50页 |
·方解石表面钙离子的溶解量 | 第50-51页 |
·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动电位的影响 | 第51页 |
·六偏磷酸钠对钙离子活化的方解石的抑制作用机理 | 第51-56页 |
·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 | 第52-55页 |
·六偏磷酸钠选择性抑制钙离子活化后的方解石的机理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