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铁电体及其应用 | 第9-10页 |
| ·钙钛矿型铁电体 | 第10-11页 |
| ·BaTi0_3 铁电体 | 第11-12页 |
| ·铁电体中的缺陷 | 第12-14页 |
| ·缺陷普遍存在 | 第12-13页 |
| ·缺陷效应 | 第13页 |
| ·缺陷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16-22页 |
| ·多粒子体系的Schro|..|dinger 方程 | 第16-17页 |
| ·绝热近似 | 第17页 |
| ·哈特利-福克近似 | 第17-18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19页 |
| ·Hohenberg-Kohn 定理 | 第18页 |
| ·Kohn-Sham 方程 | 第18-19页 |
| ·交换关联能泛函的近似 | 第19-20页 |
| ·局域密度近似(LDA) | 第19-20页 |
| ·广义梯度近似(GGA) | 第20页 |
| ·赝势 | 第20-21页 |
| ·VASP 软件简介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四方相BaTi0_3缺陷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22-35页 |
| ·引言 | 第22-23页 |
| ·计算模型和方法 | 第23-29页 |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29-34页 |
| ·孤立空位形成能 | 第29-31页 |
| ·肖特基缺陷形成能 | 第31-33页 |
| ·弗伦凯尔缺陷形成能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V_(Ba)-V_O双空位与印记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35-43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 ·双空位形成能 | 第36-37页 |
| ·双空位对自发极化的影响 | 第37-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3-45页 |
| ·总结 | 第43-44页 |
| ·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个人简介 | 第51-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