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目录 | 第12-17页 |
图目录 | 第17-18页 |
表目录 | 第18-20页 |
绪论 | 第20-2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1-24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4-2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五、可能的创新 | 第28-29页 |
第一章 产业集群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第29-52页 |
第一节 产业集群 | 第29-41页 |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29-33页 |
二、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33-36页 |
三、产业集群的类型 | 第36-40页 |
四、产业集群的作用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的几个经典命题 | 第41-48页 |
一、集聚经济理论 | 第41-43页 |
二、增长极理论 | 第43-44页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第44-46页 |
四、创新理论 | 第46-48页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48-50页 |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第48页 |
二、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创新 | 第48-49页 |
三、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二章 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第52-75页 |
第一节 动漫产业的界定与特征 | 第52-58页 |
一、动漫产业的界定 | 第52-56页 |
二、动漫产业的特点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外研究文献 | 第58-61页 |
一、动漫产业的国别研究 | 第58-60页 |
二、动漫产业的国际化研究 | 第60页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60-61页 |
第三节 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内研究文献 | 第61-73页 |
一、动漫产业的综合研究 | 第61-62页 |
二、动漫产业的专题研究 | 第62-71页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71-73页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73-74页 |
一、重要的贡献 | 第73-74页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困境——以长沙动漫产业基地为例 | 第75-123页 |
第一节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75-87页 |
一、低集中度: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结构 | 第76-82页 |
二、过渡竞争: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行为 | 第82-84页 |
三、缺乏规模经济: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绩效 | 第84-87页 |
第二节 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超常规战略 | 第87-97页 |
一、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 | 第88-89页 |
二、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载体——动漫产业基地/园区 | 第89-95页 |
三、中国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了地域集中的发展格局 | 第95-97页 |
第三节 "集而不群":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困境之一 | 第97-112页 |
一、基于地域分布的非集群特征 | 第99-101页 |
二、基于专业化的非集群特征 | 第101-102页 |
三、基于社会化协作的非集群特征 | 第102-103页 |
四、基于网络化的非集群特征 | 第103-105页 |
五、基于产业规模的非集群特征 | 第105-107页 |
六、基于产业链的非集群特征 | 第107-109页 |
七、基于根植性的非集群特征 | 第109-110页 |
八、基于投资主体的非集群特征 | 第110-112页 |
第四节 "中国制造"非"中国创造":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困境之二 | 第112-121页 |
一、外包生产加工集聚地:动漫产业的"中国制造" | 第112-114页 |
二、"原创"动漫繁荣的幻想:国内动漫市场供需仍失衡 | 第114-116页 |
三、产量与效益失衡:动漫产品市场转化率低 | 第116-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四章 国外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 第123-149页 |
第一节 美国: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第124-131页 |
一、美国动漫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 | 第124-125页 |
二、主要龙头企业 | 第125-130页 |
三、高集中度与美国动漫产业的规模经济 | 第130-131页 |
第二节 日本:围绕产业链打造的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第131-139页 |
一、日本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历程 | 第131-133页 |
二、"漫画——动画片——游戏——衍生品"成熟的动漫产业链 | 第133-138页 |
三、差异化竞争与日本动漫产业的繁荣 | 第138-139页 |
第三节 韩国:凭借政府扶持的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第139-148页 |
一、韩国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背景 | 第140-141页 |
二、政府扶持的主要政策与实践 | 第141-147页 |
三、政府扶持与韩国动漫产业的后发优势 | 第147-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第五章 基于国家主导的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第149-177页 |
第一节 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家主导 | 第149-164页 |
一、世界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三种模式 | 第149-152页 |
二、国家主导: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国特色" | 第152-156页 |
三、基于国家主导的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安排 | 第156-162页 |
四、国家主导下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思路 | 第162-164页 |
第二节 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之龙头企业带动集群 | 第164-170页 |
一、企业型动漫产业基地:中国动漫产业龙头企业带动集群的现实基础 | 第164-165页 |
二、龙头企业带动集群的基本内涵 | 第165-166页 |
三、"龙头"效应 | 第166页 |
四、国家主导下动漫产业基地/园区培育龙头企业的实践探索——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 | 第166-170页 |
第三节 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之产业链集群 | 第170-175页 |
一、园区型动漫产业基地:中国动漫产业产业链集群的现实基础 | 第170-171页 |
二、中国动漫产业产业链集群的基本内涵 | 第171页 |
三、中国动漫产业产业链集群的三种战略 | 第171-173页 |
四、国家主导下动漫产业基地/园区培育产业链的积极尝试——深圳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 第173-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175-177页 |
第六章 自主与创新: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 第177-205页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命题:自主型经济与创新型社会 | 第177-186页 |
一、文化的自主与创新 | 第177-178页 |
二、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指向:经济效应与文化效应 | 第178-183页 |
三、外包生产加工地:中国动漫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深层危机 | 第183-186页 |
第二节 自主品牌: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 | 第186-196页 |
一、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动漫产业集群 | 第186-189页 |
二、自主: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内核 | 第189-192页 |
三、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升中国动漫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192-196页 |
第三节 创新型集群: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 | 第196-204页 |
一、创意经济视角下的动漫产业集群 | 第196-199页 |
二、创新:中国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核心优势 | 第199-201页 |
三、注重创新,从"劳力型集群"走向"创新型集群":中国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 第201-204页 |
本章小结 | 第204-205页 |
第七章 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 | 第205-228页 |
第一节 地理集群: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空间 | 第206-217页 |
一、动漫产业地理集群与空间集聚理论 | 第206-207页 |
二、动漫产业地理集群空间分布的现实景观 | 第207-210页 |
三、动漫产业地理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210-213页 |
四、影响动漫产业地理集群的要素分析 | 第213-217页 |
第二节 网络集聚: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虚拟空间 | 第217-227页 |
一、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背景 | 第217-218页 |
二、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 第218-221页 |
三、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221-224页 |
四、推动动漫产业虚拟集群的发展思路 | 第224-2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27-228页 |
结语:主要研究结论及持续研究设想 | 第228-231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228-230页 |
二、持续研究设想 | 第230-231页 |
参考文献 | 第231-2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241-242页 |
后记 | 第2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