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7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7-18页 |
前言 | 第18-2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20-85页 |
第一章 枢经学说古代文献整理研究 | 第20-85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1 枢经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第21-43页 |
·《黄帝内经》时期——构建了枢经学说的理论框架 | 第21-22页 |
·《伤寒杂病论》时期——丰富了枢经学说的理论内涵 | 第22-25页 |
·魏晋至宋元——枢经学说的内涵得到充实 | 第25-28页 |
·明清时期——枢经学说普及与发展时期 | 第28-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2 枢经学说的理论内涵 | 第43-56页 |
·枢经学说与气的关系 | 第43-44页 |
·枢经的生理功能 | 第44-51页 |
·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 | 第51-52页 |
·枢经疾病的病理特点 | 第52-53页 |
·枢经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 | 第53-54页 |
·枢经治疗 | 第54-56页 |
3 枢经学说的临床应用 | 第56-73页 |
·经络腧穴选取 | 第56-63页 |
·常用枢经疾病治疗药物 | 第63-68页 |
·枢经疾病治疗的代表方剂 | 第68-73页 |
4 医家对枢的不同认识 | 第73-75页 |
·厥阴枢 | 第73-74页 |
·脾胃枢 | 第74-75页 |
5 枢经学说的理论总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85-115页 |
第二章 足少阳胆经推拿延缓衰老的机理研究 | 第85-115页 |
引言 | 第85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85-89页 |
·实验对象 | 第85-86页 |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86页 |
·主要仪器 | 第86页 |
·造模方法 | 第86页 |
·分组与干预 | 第86-87页 |
·标本的采集 | 第87页 |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87-89页 |
·数据处理 | 第89页 |
2 实验结果 | 第89-92页 |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 第89-90页 |
·大鼠外观和体重 | 第90页 |
·免疫指数的变化 | 第90页 |
·血清MDA、SOD和胸腺MDA、SOD、NO的变化 | 第90-91页 |
·胸腺组织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 第91-92页 |
·胸腺组织凋亡细胞的变化 | 第92页 |
3 讨论 | 第92-109页 |
·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 第92-97页 |
·祖国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 第97-99页 |
·中药延缓衰老的研究 | 第99-101页 |
·非药物疗法的延缓衰老作用 | 第101-103页 |
·足少阳胆经延缓衰老作用的思考 | 第103-105页 |
·实验指标及结果 | 第105-109页 |
4 结论 | 第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附图 | 第113-115页 |
第三部分 临床应用研究 | 第115-143页 |
第三章 枢经刮痧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 第115-129页 |
引言 | 第115页 |
1 试验设计方法 | 第115-120页 |
·研究设计类型 | 第1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15-117页 |
·样本量估算 | 第117页 |
·随机对照方法 | 第117-118页 |
·盲法设计及实施 | 第118页 |
·干预措施 | 第118页 |
·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 第118-120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20页 |
2 试验结果 | 第120-124页 |
·一般情况比较 | 第120-122页 |
·疗效观察 | 第122-124页 |
3 讨论 | 第124-127页 |
·西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第124页 |
·祖国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 第124页 |
·刮痧疗法的选择 | 第124-125页 |
·枢经的选择 | 第125-126页 |
·枢经刮痧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 | 第126页 |
·枢经刮痧疗法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4 结论 | 第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29页 |
第四章 枢经推拿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 第129-143页 |
引言 | 第1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9-134页 |
·研究对象 | 第129-131页 |
·病例筛选 | 第131页 |
·病例分组 | 第131页 |
·干预方法 | 第131-133页 |
·观察指标 | 第133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33-134页 |
2 研究结果 | 第134-136页 |
·一般临床资料的统计学结果与分析 | 第134-135页 |
·治疗结果 | 第135-136页 |
3 讨论 | 第136-141页 |
·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病因病机 | 第136-138页 |
·枢经推拿干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机理 | 第138-140页 |
·枢经推拿干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状态的优势 | 第140-141页 |
4 结论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3页 |
总结与问题展望 | 第143-145页 |
综述一 | 第145-155页 |
综述二 | 第155-1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绩 | 第166-168页 |
致谢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