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歌苓的生命书写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叙事源起 | 第14-24页 |
第一节 书写背景 | 第14-17页 |
一 现实生活 | 第14-15页 |
二 精神立场 | 第15-16页 |
三 时代立场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爱情观念 | 第17-20页 |
一 诗人的立场 | 第17-18页 |
二 女性的执着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生命态度 | 第20-24页 |
一 戏谑中的反抗 | 第20-21页 |
二 平淡中的坚持 | 第21-22页 |
三 理想中的守望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生命叙事的基本特质 | 第24-40页 |
第一节 叙事态度与叙述方式 | 第24-27页 |
一 叙事态度 | 第24-25页 |
二 叙述方法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对女性形象的分析 | 第27-33页 |
一 村妇形象 | 第27-28页 |
二 “革命”女性形象 | 第28-30页 |
三 妓女形象 | 第30-32页 |
四 沉默的异国者形象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对男权世界的抗争意识 | 第33-36页 |
第四节 女性视角中的男性 | 第36-40页 |
一 对男性类型的想象 | 第36-37页 |
二 典型男性形象及性格表现 | 第37-38页 |
三 美好愿景的幻灭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精神内核 | 第40-52页 |
第一节 生命困境中的挣扎 | 第40-43页 |
一 外在精神困境 | 第40-41页 |
二 内在精神困境 | 第41-43页 |
第二节 书写中的苦难意识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平等、自由与尊严的生命理念 | 第46-52页 |
一 平等的生命态度 | 第46-47页 |
二 追求自由的生命理念 | 第47-49页 |
三 对生命尊严的探寻与坚守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