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茄子论文

光形态建成调控因子SmCOP1L和SmCIP7调控茄子果实发育和着色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1 绪论第13-30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花色苷概述第14-16页
        1.2.1 花色苷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第14-15页
        1.2.2 花色苷生理的功能第15-16页
    1.3 花色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第16-20页
        1.3.1 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第16-17页
        1.3.2 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理第17-20页
    1.4 光对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影响第20-22页
    1.5 COP1调控植物花色苷合成的研究进展第22-25页
        1.5.1 COP1 与光受体的研究第22-23页
        1.5.2 COP1与MYB转录因子的研究第23页
        1.5.3 COP1与HY5 转录因子的研究第23-24页
        1.5.4 COP1与CIPs的研究第24-25页
        1.5.5 COP1与AN3 转录因子的研究第25页
    1.6 茄子花色苷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第25-28页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8-29页
    1.8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29-30页
2 茄子花色苷生物合成调控基因的筛选第30-41页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30-32页
    2.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2.2.1 实验材料的获得第32页
        2.2.2 植物总RNA的提取第32-33页
        2.2.3 cDNA的合成第33页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第33页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33-34页
        2.2.6 植物总花色苷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第3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2.3.1 茄子花色苷生物合成调控基因的初步筛选第34页
        2.3.2 茄子不同光照条件下花色苷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34-36页
        2.3.3 茄子不同光照条件下花色苷生物合成调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36-37页
        2.3.4 茄子不同组织中花色苷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37-38页
        2.3.5 茄子不同组织中花色苷生物合成调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38-39页
    2.4 讨论第39-41页
3 SmCOP1L和 SmCIP7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50页
    3.1 实验方法第4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1-49页
        3.2.1 SmCOP1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45页
        3.2.2 SmCIP7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5-49页
    3.3 讨论第49-50页
4 SmCOP1L和 SmCIP7 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第50-71页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50-53页
    4.2 实验方法第53-63页
        4.2.1 重组质粒SmCOP1L-pMD19-T和 SmCIP7-pMD19-T的获得第53-56页
        4.2.2 重组质粒pHBLD-SmCOP1L(1)和p HBLD-Sm CIP7(1)的获得第56-58页
        4.2.3 重组质粒pHBLD-SmCOP1L(2)和p HBLD-Sm CIP7(2)的获得第58-59页
        4.2.4 重组质粒pBIN19-SmCOP1L和 p BIN19-SmCIP7 的获得第59-61页
        4.2.5 农杆菌的结合转移第61-62页
        4.2.6 茄子的遗传转化第62-6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3-70页
        4.3.1 SmCOP1L和 SmCIP7 基因核心特异性片段的克隆第63页
        4.3.2 SmCOP1L-RNAi和 SmCIP7-RNAi载体的构建第63-69页
        4.3.3 转基因植株的再生第69-70页
    4.4 讨论第70-71页
5 SmCOP1L调节花色苷生物合成的机理研究第71-85页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71页
    5.2 实验方法第71-72页
        5.2.1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第71页
        5.2.2 类黄酮物质的提取第71-72页
        5.2.3 花色苷与绿原酸含量的测定第7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2-84页
        5.3.1 SmCOP1L-RNAi转基因株系的鉴定第72-74页
        5.3.2 SmCOP1L-RNAi株系中表型及花色苷结构基因表达分析第74-75页
        5.3.3 SmCOP1L-RNAi株系T1 代的鉴定及表型特征分析第75-77页
        5.3.4 SmCOP1L-RNAi株系T1 代的苯丙烷途径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分析第77-83页
        5.3.5 过表达SmMYB1 促进了SmCOP1和SmCOP1L的表达第83-84页
    5.4 讨论第84-85页
6 SmCIP7 调节花色苷生物合成的机理研究第85-91页
    6.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85页
    6.2 实验方法第85-86页
        6.2.1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第85页
        6.2.2 叶绿素的提取与测定第85-86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86-90页
        6.3.1 SmCIP7-RNAi株系的筛选及沉默效率的鉴定第86-87页
        6.3.2 SmCIP7-RNAi株系表型特征分析第87-88页
        6.3.3 SmCIP7-RNAi株系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第88-90页
    6.4 讨论第90-91页
7 SmCIP7 调节茄子果实发育与着色的转录组分析第91-110页
    7.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91页
    7.2 实验方法第91-92页
        7.2.1 实验材料的获得第91页
        7.2.2 QRT-PCR的转录组数据验证第91-92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92-105页
        7.3.1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第92-94页
        7.3.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94-95页
        7.3.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第95-97页
        7.3.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第97-99页
        7.3.5 qRT-PCR验证RNA-seq的准确性第99-103页
        7.3.6 可能引起SmCIP7 基因沉默株系表型的DEGs分析第103-105页
    7.4 讨论第105-110页
        7.4.1 可能的涉及花色苷生物合成的DEGs第106-107页
        7.4.2 可能的涉及的叶绿素合成的DEGs第107页
        7.4.3 可能的涉及细胞壁合成的DEGs第107-108页
        7.4.4 可能的涉及的种子发育的DEGs第108页
        7.4.5 可能的涉及果实发育的DEGs第108-110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0-112页
    8.1 主要结论第111页
    8.2 展望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4页
附录第124-12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26-128页
    A.个人简历第126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6页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126页
    D.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6-127页
    E.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市场环境下考虑可靠性的多重主体市场力风险评估分析
下一篇:外源SA、BR对黄瓜Ca(NO32胁迫逆境的诱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