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蔬菜病虫害论文

我国三种蔬菜镰孢菌专化型的鉴定及新病害的发现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国内外茄病镰孢专化型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国内外尖孢镰孢专化型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镰孢菌专化型鉴定方法第14-16页
        1.3.1 形态学鉴定第14页
        1.3.2 鉴别寄主致病性测定法第14页
        1.3.3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14-16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7页
    2.1 试验材料第18页
        2.1.1 蔬菜根部病害调查与样本采集第18页
        2.1.2 主要试验仪器第18页
        2.1.3 主要试验试剂第18页
        2.1.4 培养基制备第18页
    2.2 试验方法第18-21页
        2.2.1 病原菌分离及鉴定第18-19页
        2.2.2 形态学鉴定第19页
        2.2.3 致病性测定第19-20页
        2.2.4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0-21页
    2.3 病原菌初步鉴定结果第21-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部分蔬菜镰孢菌专化型鉴定第27-50页
    3.1 豇豆茄病镰孢大豆专化型鉴定第27-33页
        3.1.1 供试菌株信息第27-28页
        3.1.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28页
        3.1.3 寄主专化型测定第28-31页
        3.1.4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1-32页
        3.1.5 讨论第32-33页
    3.2 西葫芦茄病镰孢瓜类专化型的鉴定第33-39页
        3.2.1 供试菌株信息第33页
        3.2.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33-34页
        3.2.3 寄主专化型测定第34-37页
        3.2.4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7-39页
        3.2.5 讨论第39页
    3.3 番茄尖孢镰孢番茄专化型鉴定第39-48页
        3.3.1 供试菌株信息第40-41页
        3.3.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41-42页
        3.3.3 寄主专化型测定第42-45页
        3.3.4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5-47页
        3.3.5 生理小种鉴定第47-48页
        3.3.6 讨论第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我国蔬菜新记录寄主病害病原菌鉴定第50-70页
    4.1 三种镰孢菌引起大白菜枯萎病第50-57页
        4.1.1 田间危害及发病症状第50-51页
        4.1.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51-53页
        4.1.3 致病性测定第53-54页
        4.1.4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54-56页
        4.1.5 讨论第56-57页
    4.2 层出镰孢引起黄花菜花腐病第57-60页
        4.2.1 田间危害及发病症状第57-58页
        4.2.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58页
        4.2.3 致病性测定第58-59页
        4.2.4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59-60页
        4.2.5 讨论第60页
    4.3 大丽轮枝菌引起秋葵黄萎病第60-65页
        4.3.1 田间危害及发病症状第61页
        4.3.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61-62页
        4.3.3 致病性测定第62页
        4.3.4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62-64页
        4.3.5 讨论第64-65页
    4.4 大丽轮枝菌引起萝卜黑心病第65-68页
        4.4.1 田间危害及发病症状第65页
        4.4.2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65-66页
        4.4.3 致病性测定第66-67页
        4.4.4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67-68页
        4.4.5 讨论第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70-73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1.1 蔬菜根部镰孢菌分离与鉴定第70页
        5.1.2 三种蔬菜镰孢菌专化型鉴定第70页
        5.1.3 国内新记录寄主病害的鉴定第70-71页
    5.2 讨论第71-73页
        5.2.1 镰孢菌专化型划分的复杂性第71页
        5.2.2 分子生物学在镰孢菌专化型鉴定的必要性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附录第81-115页
    附录A 论文中用到的试验仪器与设备第81页
    附录B 主要试验试剂第81页
    附录C 培养基制备第81-82页
    附录D 论文相关引物信息第82页
    附录E CTAB法提取DNA第82-83页
    附录F 部分标本信息第83-90页
    附录G 病原菌的拉丁名和异名第90-102页
    附录H 论文中提交的基因序列第102-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作者简历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地方品种须须三月黄抗白粉病基因Pm61的精细定位
下一篇:北苍术多倍体诱变及鉴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