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电机驱动日益增长的需求 | 第12-13页 |
1.1.2 永磁同步电机简介 | 第13页 |
1.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基础结构 | 第13-15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简介 | 第15-17页 |
1.4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 | 第19-25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1.1 三相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1.2 转子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2.2 磁链定位不准时的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2.2.1 磁链位置误差为恒值时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23页 |
2.2.2 定子电角度为恒值时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2.3 转子电角度为恒值时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第25-37页 |
3.1 矢量控制原理 | 第25页 |
3.2 电流控制器 | 第25-31页 |
3.2.1 d-q轴解耦 | 第25-27页 |
3.2.2 设计电流调节器 | 第27-28页 |
3.2.3 电流环性能 | 第28-30页 |
3.2.4 仿真和实验 | 第30-31页 |
3.3 速度控制器 | 第31-36页 |
3.3.1 设计速度调节器 | 第31-32页 |
3.3.2 转速环性能 | 第32-35页 |
3.3.3 仿真和实验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反电动势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37-64页 |
4.1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框图 | 第37-38页 |
4.2 基于d轴反电动势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38-40页 |
4.3 基于全阶状态观测器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40-44页 |
4.3.1 全阶状态观测器 | 第40页 |
4.3.2 Popov超稳定性定理简介 | 第40-41页 |
4.3.3 基于超稳定性理论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 第41-43页 |
4.3.4 离散域模型 | 第43-44页 |
4.4 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44-48页 |
4.4.1 扩展状态观测器 | 第44-47页 |
4.4.2 离散域模型 | 第47-48页 |
4.5 零相位延迟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48-51页 |
4.5.1 定子坐标系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 | 第48-49页 |
4.5.2 状态滤波器 | 第49-50页 |
4.5.3 离散域模型 | 第50-51页 |
4.6 仿真 | 第51-54页 |
4.6.1 调参流程 | 第51-52页 |
4.6.2 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4.7 方法对比 | 第54-56页 |
4.8 实验结果 | 第56-62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基于高频注入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64-85页 |
5.1 基于正弦波信号注入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64-72页 |
5.1.1 正弦波信号注入分析 | 第64-66页 |
5.1.2 转子磁链位置/转子位置的估算 | 第66-72页 |
5.2 基于方波信号注入的磁链观测方法 | 第72-75页 |
5.2.1 方波信号注入分析 | 第72-74页 |
5.2.2 转子磁链位置/转子位置的估算 | 第74-75页 |
5.3 磁链初始位置检测 | 第75-81页 |
5.3.1 开环磁链初始位置检测 | 第75-76页 |
5.3.2 闭环磁链初始位置检测 | 第76-81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81-83页 |
5.5 方法对比 | 第83-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总结 | 第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一 变量定义 | 第91-92页 |
附录二 电机参数与实验平台配置 | 第92-93页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