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聚氨酯材料的概述及分类 | 第13-16页 |
1.2.1 单组份聚氨酯 | 第13-14页 |
1.2.2 双组份聚氨酯 | 第14页 |
1.2.3 聚氨酯粉末 | 第14页 |
1.2.4 水性聚氨酯 | 第14-16页 |
1.3 自修复材料 | 第16-17页 |
1.4 自修复聚氨酯研究概括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背景 | 第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树枝状自修复聚氨酯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0-27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20-22页 |
2.3 结果与谈论 | 第22-26页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2页 |
2.3.2 紫外光谱分析 | 第22-23页 |
2.3.3 热性能分析 | 第23-24页 |
2.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离子键可修复聚氨酯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7-37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3.2.2 离子型聚氨酯的制备 | 第28-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1页 |
3.3.2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3.3.3 热性能分析 | 第32-33页 |
3.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第33-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偶氮双键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及研究 | 第37-52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7页 |
4.2.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37-38页 |
4.2.3 聚氨酯苏丹橙偶氮的制备 | 第38-39页 |
4.2.4 聚氨酯分散翠蓝的制备 | 第39-40页 |
4.2.5 聚氨酯分散红11 的制备 | 第40-41页 |
4.3 测试与表征 | 第4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4页 |
4.4.2 力学性能表征 | 第44-45页 |
4.4.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5-47页 |
4.4.4 热性能分析 | 第47-50页 |
4.4.5 自修复性能的研究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紫4的制备及研究 | 第52-58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2-55页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2页 |
5.2.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52-53页 |
5.2.3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紫4 的制备 | 第53页 |
5.2.4 薄膜制备 | 第53-5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5-57页 |
5.3.1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紫 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5页 |
5.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55页 |
5.3.3 热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5.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第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黄5制备及研究 | 第58-65页 |
6.1 引言 | 第58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6.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6.2.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58-59页 |
6.2.3 树枝状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分散黄5 制备 | 第59页 |
6.2.4 薄膜制备 | 第59-6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6.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0-61页 |
6.3.2 紫外光谱分析 | 第61页 |
6.3.3 热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6.3.4 自修复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