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数字图像特征提取 | 第18-32页 |
2.1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 | 第18-22页 |
2.1.1 沥青 | 第18页 |
2.1.2 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 | 第18-19页 |
2.1.3 沥青混合料选用配合比 | 第19-20页 |
2.1.4 沥青混合料试样的制备 | 第20-22页 |
2.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三相特征提取 | 第22-26页 |
2.3 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处理 | 第26-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离散元建立沥青混合料细观模型 | 第32-41页 |
3.1 离散元方法的基础 | 第32-34页 |
3.2 沥青混合料二维面积级配 | 第34-37页 |
3.2.1 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字试件级配的确定 | 第34-36页 |
3.2.2 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字试件各粒径集料个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3.3 沥青混合料离散元试件的生成 | 第37-39页 |
3.3.1 不规则集料的生成 | 第37-38页 |
3.3.2 沥青混合料离散元试件的生成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沥青混合料细观参数的确定 | 第41-59页 |
4.1 沥青混合料接触本构模型 | 第41-44页 |
4.1.1 接触刚度模型 | 第41-42页 |
4.1.2 接触滑动模型 | 第42页 |
4.1.3 接触连接模型 | 第42-43页 |
4.1.4 粘弹性接触模型 | 第43-44页 |
4.2 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的关系 | 第44-50页 |
4.2.1 接触粘结模型参数 | 第44-46页 |
4.2.2 面粘结模型参数 | 第46-47页 |
4.2.3 粘弹性接触模型细观参数 | 第47-50页 |
4.3 沥青混合料细观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50-57页 |
4.3.1 集料细观参数的确定 | 第50页 |
4.3.2 沥青砂浆细观参数的确定 | 第50-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虚拟试验研究 | 第59-77页 |
5.1 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室内试验 | 第59-60页 |
5.2 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虚拟试验模拟与验证 | 第60-65页 |
5.2.1 沥青混合料虚拟单轴压缩试验的实现 | 第60-62页 |
5.2.2 沥青混合料虚拟试验的验证 | 第62-65页 |
5.3 沥青砂浆粒径效应对沥青混合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5-75页 |
5.3.1 对沥青混合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70页 |
5.3.2 对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的影响 | 第70-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7-78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作者简历 | 第82-8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