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交友问题研究--以《金瓶梅》、《儒林外史》、《歧路灯》为中心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友伦的文化传统和交友问题的小说书写 | 第12-29页 |
第一节 友伦的文化传统 | 第12-23页 |
一、朋友的演化和特征 | 第12-16页 |
二、朋友的价值 | 第16-18页 |
三、朋友的选择 | 第18-21页 |
四、朋友相处之道 | 第21-23页 |
第二节 交友问题的小说书写 | 第23-29页 |
一、交友问题的文学书写 | 第24-26页 |
二、交友问题的小说表现 | 第26-29页 |
第二章 《金瓶梅》:市侩社会中的各色交友 | 第29-41页 |
第一节 商人交友:金钱的魔力和虚幻 | 第29-32页 |
一、金钱可以招徕奴才式的朋友 | 第29-31页 |
二、金钱可以叩开结交权贵的大门 | 第31-32页 |
三、金钱买不到真正的朋友 | 第32页 |
第二节 帮闲交友:一种卑劣的生存方式 | 第32-35页 |
一、交友是帮闲的一种生存方式 | 第33-34页 |
二、卑劣之处:无耻与背叛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妻妾交友:一夫多妻制度下的争宠手段 | 第35-38页 |
一、借交友打击情敌 | 第35-37页 |
二、借交友增加争宠砝码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官员交友:结党营私与钱权交易 | 第38-41页 |
一、以交友之名行结党营私之实 | 第38-39页 |
二、交友成变相的钱权交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儒林外史》:科举环境中的文人交友 | 第41-52页 |
第一节 功名富贵主导下的文人交友 | 第41-45页 |
一、马二交友:恩将而得仇报 | 第41-42页 |
二、二娄交友:一场名士美梦 | 第42-43页 |
三、蘧公孙交友:摇摆于“做举业”与“做名士” | 第43-44页 |
四、匡超人交友:在功名富贵引诱下不断堕落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科举环境中的友道观念 | 第45-48页 |
一、功名富贵与士人心态 | 第45-47页 |
二、功名富贵对友道观念的影响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文人对理想交友的探求 | 第48-52页 |
一、理想交友存在于重视文行出处的文人之间 | 第49-50页 |
二、理想交友存在于市井乡间的小人物之间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歧路灯》:交友与青少年的成长 | 第52-60页 |
第一节 交友在青少年成长中的特殊影响 | 第52-56页 |
一、谭绍闻的四次沉沦与改过 | 第52-55页 |
二、三类举足轻重的朋友形象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对成长过程中交友问题的反思 | 第56-60页 |
一、正己——谭孝移的洁身自爱与谭绍闻的自甘堕落 | 第56-57页 |
二、审交——谭孝移慎交良友与谭绍闻滥交损友 | 第57-58页 |
三、慎处——谭孝移的君子之交与谭绍闻的小人之交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世情小说与友伦败坏的明清社会 | 第60-65页 |
第一节 明清长篇世情小说凸显友伦败坏 | 第60-62页 |
一、对传统友道的倡导和颠覆 | 第60-62页 |
二、世情小说凸显友伦败坏 | 第62页 |
第二节 明清友伦败坏的原因 | 第62-65页 |
一、市侩社会:商人重利轻义 | 第62-63页 |
二、科举环境:文人醉心功名 | 第63页 |
三、封建末世:交友环境恶化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