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0页 |
第一章 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出场 | 第10-17页 |
一、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0-12页 |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 | 第10-11页 |
(二)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 | 第11页 |
(三)莱斯“人性的解放”理论 | 第11-12页 |
二、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现实基础 | 第12-14页 |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 | 第12-13页 |
(二)资本主义国家生态运动和绿色政治的发展 | 第13-14页 |
(三)生态学、未来学和系统论的支持 | 第14页 |
三、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起点、核心和目的 | 第14-17页 |
(一)起点:马克思的自然观理论 | 第15-16页 |
(二)核心:生态危机与异化消费 | 第16页 |
(三)目的:变革异化的社会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理论展开 | 第17-30页 |
一、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解读 | 第17-19页 |
(一)生态危机的概念 | 第17页 |
(二)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 | 第17-18页 |
(三)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 | 第18-19页 |
二、对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的批判 | 第19-21页 |
(一)消费异化的具体呈现 | 第19-20页 |
(二)克服消费异化的手段 | 第20-21页 |
三、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 | 第21-23页 |
(一)“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导致的社会变革 | 第21-23页 |
(二)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 第23页 |
四、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重新构建 | 第23-27页 |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重构 | 第23-24页 |
(二)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 第24-26页 |
(三)“劳动解放”下的生态社会主义观 | 第26-27页 |
五、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特质 | 第27-30页 |
(一)“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 | 第27-28页 |
(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 第28页 |
(三)社会主义实现的辩证实践性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评价 | 第30-36页 |
一、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局限性 | 第30-31页 |
(一)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歪曲 | 第30页 |
(二)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 第30-31页 |
二、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的价值 | 第31-32页 |
(一)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 | 第31页 |
(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 第31-32页 |
三、本·阿格尔生态学思想对我国的影响 | 第32-36页 |
(一)对经济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32-34页 |
(二)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