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阿霉素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1.1.1 阿霉素的疗效及毒性 | 第11-12页 |
1.1.2 阿霉素抗癌的药理学机制 | 第12-13页 |
1.1.3 阿霉素副作用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1.2 超声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 | 第13-23页 |
1.2.1 超声及其生物学效应 | 第14-16页 |
1.2.2 超声微泡造影剂在疾病治疗诊断学中的应用 | 第16-23页 |
第2章 研究论文的立论依据、内容和目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第3章 阿霉素-超声化疗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理化参数筛选 | 第25-43页 |
3.1 K562细胞培养 | 第25-27页 |
3.1.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3.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6页 |
3.1.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3.2 超声对K562细胞的损伤作用 | 第27-29页 |
3.2.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27-28页 |
3.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8页 |
3.2.3 统计学分析 | 第28页 |
3.2.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8-29页 |
3.3 不同浓度阿霉素在K562细胞中的毒效应分析 | 第29-31页 |
3.3.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3.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0页 |
3.3.3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3.3.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3.4 DOX联合超声对K56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31页 |
3.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1-32页 |
3.4.3 统计学分析 | 第32页 |
3.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2-34页 |
3.5 DOX联合超声诱发的K562细胞凋亡及坏死分析 | 第34-36页 |
3.5.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34页 |
3.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4-35页 |
3.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5-36页 |
3.6 DOX联合超声引起的DNA片段化损伤 | 第36-38页 |
3.6.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36页 |
3.6.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6-37页 |
3.6.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3.7 DOX联合超声对K562细胞中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第38-40页 |
3.7.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38页 |
3.7.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8页 |
3.7.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3.8 DOX联合超声引起的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研究 | 第40-43页 |
3.8.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3.8.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0页 |
3.8.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第4章 超声微泡造影剂联合阿霉素-超声化疗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抑制效应研究 | 第43-53页 |
4.1 微泡结合不同强度超声在阿霉素作用下对K562细胞杀伤效应的参数筛选 | 第43-45页 |
4.1.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4.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3-44页 |
4.1.3 统计学分析 | 第44页 |
4.1.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4.2 优化参数下的超声结合微泡对K56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45页 |
4.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5-46页 |
4.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6页 |
4.3 微泡结合超声引起的空化效应分析 | 第46-48页 |
4.3.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46页 |
4.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6-47页 |
4.3.3 统计学分析 | 第47页 |
4.3.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7-48页 |
4.4 微泡结合超声诱发的细胞质膜通透性的变化研究 | 第48-50页 |
4.4.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48页 |
4.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8-49页 |
4.4.3 统计学分析 | 第49页 |
4.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4.5 微泡结合超声对K562细胞中阿霉素摄入量的影响 | 第50-53页 |
4.5.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4.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0-51页 |
4.5.3 统计学分析 | 第51页 |
4.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第5章 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与阿霉素的协同抗癌效应分析及机制初探 | 第53-63页 |
5.1 DOX联合MB-超声处理引起的K562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 第53-55页 |
5.1.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53页 |
5.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3页 |
5.1.3 统计学分析 | 第53-54页 |
5.1.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5.2 DOX联合MB-超声处理诱发的DNA片段化损伤研究 | 第55-56页 |
5.2.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55页 |
5.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5页 |
5.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5-56页 |
5.3 DOX联合MB-超声处理后的K562细胞核形态学改变 | 第56-58页 |
5.3.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56-57页 |
5.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7页 |
5.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7-58页 |
5.4 DOX联合MB-超声处理后K562细胞内活性氧的产量变化 | 第58-60页 |
5.4.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58-59页 |
5.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59页 |
5.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59-60页 |
5.5 DOX联合MB-超声处理对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第60-63页 |
5.5.1 研究材料与仪器 | 第60页 |
5.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60页 |
5.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60-63页 |
总结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