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研究策略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与无形资产基础理论 | 第21-32页 |
2.1 企业可持续盈利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1-1 盈利的内涵 | 第21-22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2页 |
2-1-3 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 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性理论分析 | 第23-26页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页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4-25页 |
2-2-4 公司治理机制 | 第25页 |
2-2-5 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核心 | 第25-26页 |
2.3 无形资产基础理论 | 第26-29页 |
2.3.1 无形资产的定义 | 第26-27页 |
2.3.2 无形资产的评估 | 第27-28页 |
2.3.3 无形资产的特性 | 第28-29页 |
2.4 光伏企业无形资产的类型 | 第29-30页 |
2.5 无形资产与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光伏行业现状分析及无形资产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 第32-35页 |
3.1 光伏产业基本概述 | 第32页 |
3.2 光伏产业链构成 | 第32-33页 |
3.3 无形资产对光伏产业链各部分的作用 | 第33-34页 |
3.3.1 光伏产业上游企业技术门槛高 | 第33页 |
3.3.2 光伏产业中下游企业技术门槛低 | 第33-34页 |
3.4 无形资产对光伏产业盈利能力增长的作用 | 第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可持续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39页 |
4.1 无形资产对光伏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支持效用分析 | 第35-36页 |
4.2 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8页 |
4.2.1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标及原则 | 第36-37页 |
4.2.2 持续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基于实证的持续盈利能力模型与无形资产关联模型 | 第39-59页 |
5.1 实证研究的流程设计 | 第39-40页 |
5.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40-41页 |
5.3 持续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41-44页 |
5.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41页 |
5.3.2 光伏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 第41-44页 |
5.4 基于聚类分析的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评价 | 第44-51页 |
5.4.1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44-47页 |
5.4.2 基于光伏企业持续盈利能力评价的聚类分析 | 第47-51页 |
5.5 可持续盈利能力与无形资产价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51-58页 |
5.5.1 灰色关联度的基本概念 | 第51-52页 |
5.5.2 灰度关联分析 | 第52-53页 |
5.5.3 无形资产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第53-55页 |
5.5.4 无形资产占比灰度关联度的计算 | 第55-58页 |
5.5.5 无形资产总额同无形资产占比的对比 | 第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光伏企业无形资产对持续盈利能力影响评估案例及政策建议 | 第59-67页 |
6.1 案例选取与简介 | 第59页 |
6.2 案例应用 | 第59-63页 |
6.2.1 光伏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对比评价 | 第59-60页 |
6.2.2 无形资产价值与持续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6.3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 第63-65页 |
6.3.1 加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及利用 | 第63-64页 |
6.3.2 关注无形资产的构成 | 第64页 |
6.3.3 打造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机制 | 第64页 |
6.3.4 关注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64-65页 |
6.3.5 发挥无形资产的财务功能 | 第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