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浸洗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未成熟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疗效观察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 (一) 临床资料 | 第10-11页 |
| 1.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 2. 一般资料 | 第10页 |
| 3. 病例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4.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0-11页 |
| 5.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1页 |
| 6. 脱落标准 | 第11页 |
| (二) 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 1.病例分组 | 第11页 |
| 2. 具体方法 | 第11-12页 |
| (三) 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第12页 |
|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12页 |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 第12-13页 |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比较 | 第13页 |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第13页 |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值比较 | 第13页 |
| 7. 不良事件观察 | 第13页 |
| (四) 统计学处理 | 第13页 |
| (五)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二、结果 | 第15-18页 |
| (一)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15页 |
| (二)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15页 |
|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第15-16页 |
| (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比较 | 第16页 |
|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第16-17页 |
|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 | 第17页 |
| (七) 安全性评价 | 第17页 |
| (八) 不良反应观察 | 第17-18页 |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18-25页 |
| (一)、病因病机 | 第18-19页 |
| 1、现代医学的认识 | 第18页 |
| 2 、祖国医学的认识 | 第18-19页 |
| (二)、中医外治的选择 | 第19-20页 |
| (三)、中药浸洗方法的应用 | 第20-21页 |
| 1、治则治法 | 第20页 |
| 2、肌痹洗方组方 | 第20页 |
| 3、方义解析 | 第20-21页 |
| 4、浸洗方法 | 第21页 |
| (四)、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 第21-22页 |
| 1、在无痛的原则之下治疗 | 第21页 |
| 2、早期以主动活动为主 | 第21-22页 |
| 3、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22页 |
| (五)、冷疗时间与温度的控制 | 第22页 |
| (六)、疗效与结果分析 | 第22-25页 |
| 1、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 | 第22页 |
| 2、抗炎镇痛作用 | 第22-23页 |
| 3、减轻骨化程度作用 | 第23-25页 |
| 结论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 附表 | 第29-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文献综述 | 第36-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