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瞬变电磁法正演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瞬变电磁法反演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仪器及仿真软件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2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响应一维正演理论 | 第17-31页 |
2.1 层状介质下瞬变电磁响应 | 第17-24页 |
2.1.1 垂直磁偶极子源层状大地的频域响应 | 第17-20页 |
2.1.2 中心回线源的层状大地频域响应 | 第20-22页 |
2.1.3 均匀半空间下的时域响应 | 第22-24页 |
2.2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场数值计算 | 第24-26页 |
2.2.1 汉克尔变换 | 第24-25页 |
2.2.2 G-S变换 | 第25-26页 |
2.3 数值方法精度验证 | 第26-29页 |
2.3.1 Hankel变换的精度验证 | 第26-27页 |
2.3.2 G-S算法精度验证 | 第27-28页 |
2.3.3 时域响应精度验证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及附加效应分析 | 第31-47页 |
3.1 不同观测参数下瞬变电磁响应特征 | 第31-33页 |
3.1.1 关断时间对瞬变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2 回线半径对瞬变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 瞬变电磁位移电流效应 | 第33-40页 |
3.2.1 计及位移电流下瞬变电磁响应 | 第33-34页 |
3.2.2 均匀半空间下位移电流对频、时域响应的影响 | 第34-38页 |
3.2.3 层状地电模型下位移电流对早期信号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 接收线圈过渡过程分析 | 第40-46页 |
3.3.1 接收线圈电路分析 | 第40-42页 |
3.3.2 接收线圈的性能特征分析 | 第42-43页 |
3.3.3 不同响应函数下接收线圈过渡特征 | 第43-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基于Maxwell的瞬变电磁法正演仿真 | 第47-61页 |
4.1 Maxwell仿真软件的求解原理 | 第47-49页 |
4.1.1 有限元方法 | 第47-48页 |
4.1.2 2D频域场求解原理 | 第48页 |
4.1.3 3D时域场求解原理 | 第48-49页 |
4.2 Maxwell软件仿真设置 | 第49-50页 |
4.3 磁偶极子源的Maxwell仿真实例 | 第50-55页 |
4.3.1 2D频域仿真实例 | 第50-53页 |
4.3.2 3D时域仿真实例 | 第53-55页 |
4.4 中心回线装置的Maxwell仿真实例 | 第55-59页 |
4.4.1 中心回线装置的时域仿真 | 第55-56页 |
4.4.2 接收线圈的仿真分析 | 第56-58页 |
4.4.3 低阻体模型正演仿真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中心回线源反演研究 | 第61-77页 |
5.1 中心回线源全区视电阻率的定义 | 第61-64页 |
5.1.1 两种全区视电阻率法的比较 | 第61-63页 |
5.1.2 感应电压转换方法 | 第63-64页 |
5.2 烟圈反演 | 第64-65页 |
5.3 结合DE和PSO的优化算法 | 第65-70页 |
5.3.1 粒子群算法(PSO) | 第65-66页 |
5.3.2 差分进化算法(DE) | 第66-67页 |
5.3.3 差分进化和粒子群协作算法(DE-PSO) | 第67-68页 |
5.3.4 算法测试 | 第68-70页 |
5.4 反演仿真分析 | 第70-76页 |
5.4.1 反演算例 | 第70-74页 |
5.4.2 计及位移电流的反演算例 | 第74-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5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