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42页 |
1.1 含氟化合物的应用 | 第10-14页 |
1.1.1 含氟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10-12页 |
1.1.2 含氟化合物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 第12-13页 |
1.1.3 含氟化合物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 三氟甲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14-29页 |
1.2.1 烷烃类 | 第14-16页 |
1.2.2 烯烃类 | 第16-24页 |
1.2.3 炔烃类 | 第24-27页 |
1.2.4 芳香族/芳杂环类 | 第27-29页 |
1.3 二氟烷基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29-36页 |
1.3.1 XCF2R | 第29-33页 |
1.3.2 TMSCF2R | 第33-34页 |
1.3.3 PhSO2CF2X | 第34-36页 |
1.3.4 (SIPr)Ag(CF2H) | 第36页 |
1.4 苯并异噁唑及其衍生研究进展 | 第36-38页 |
1.5 可见光催化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研究进展 | 第38-41页 |
1.5.1 可见光催化剂的分类 | 第39-40页 |
1.5.2 可见光催化剂的光物理性质 | 第40-41页 |
1.6 立题思想 | 第41-42页 |
第二章 可见光诱导苯并异噁唑的三氟甲基化反应 | 第42-58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42页 |
2.2 反应条件的探索与优化 | 第42-45页 |
2.2.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2.2.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页 |
2.2.3 碱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4页 |
2.2.4 Togni试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 反应适用性研究 | 第45-47页 |
2.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47-48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48-56页 |
2.5.1 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2.5.2 底物的制备 | 第49-51页 |
2.5.3 苯并异噁唑的三氟甲基化 | 第51-56页 |
2.6 单晶结构 | 第56-5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可见光诱导苯并异噁唑的二氟烷基化反应 | 第58-74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58页 |
3.2 反应条件的探索与优化 | 第58-61页 |
3.2.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3.2.3 碱对反应的影响 | 第60页 |
3.2.4 二氟试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 反应适用性研究 | 第61-63页 |
3.4 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63-64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64-70页 |
3.5.1 试剂与仪器 | 第64-65页 |
3.5.2 底物的制备 | 第65页 |
3.5.3 二氟试剂的制备 | 第65-66页 |
3.5.4 苯并异噁唑的二氟烷基化 | 第66-70页 |
3.6 2 ,2-二氟-2-(3-甲基-1,2-苯并异噁唑-4-基)乙酸乙酯的应用 | 第70-72页 |
3.6.1 2 ,2-二氟-2-(3-甲基-1,2-苯并异噁唑-4-基)乙酸乙酯去酯还原化 | 第70-71页 |
3.6.2 2 ,2-二氟-2-(3-甲基-1,2-苯并异噁唑-4-基)乙酸乙酯去酯酰胺化 | 第71-72页 |
3.7 单晶结构 | 第72-7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4.1 总结 | 第74页 |
4.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附录 | 第92-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