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航道整治工程航道尺度方案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荆江河段航运现状分析 | 第13-26页 |
2.1 荆江河段航运现状特点 | 第13-24页 |
2.1.1 河道概况 | 第13页 |
2.1.2 航道现状及规划 | 第13-15页 |
2.1.3 水运量现状 | 第15-19页 |
2.1.4 船舶营运现状 | 第19-24页 |
2.2 荆江河段航运存在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2.3 荆江河段整治工程航道尺度方案 | 第25-26页 |
第3章 不同尺度方案下荆江河段航运需求分析与预测 | 第26-34页 |
3.1 荆江河段航运需求分析预测思路 | 第26-27页 |
3.1.1 预测依据 | 第26页 |
3.1.2 预测思路和方法 | 第26-27页 |
3.2 荆江河段航运需求预测 | 第27-31页 |
3.2.1 弹性系数预测法 | 第27-29页 |
3.2.2 线性回归预测 | 第29-30页 |
3.2.4 运输强度系数预测法 | 第30-31页 |
3.3 荆江河段航运需求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31页 |
3.4 .荆江航道货类运输需求预测 | 第31-34页 |
第4章 荆江航道整治工程航道尺度方案优化模型 | 第34-57页 |
4.1 航道尺度方案优化原则 | 第34-35页 |
4.2 航道尺度方案优化指标体系 | 第35-54页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5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54页 |
4.3 航道尺度方案优化模型 | 第54-57页 |
第5章 荆江航道整治工程航道尺度方案优化模型计算 | 第57-95页 |
5.1 荆江航道技术评价 | 第57-73页 |
5.1.1 航道利用率 | 第57-60页 |
5.1.2 船舶尺度适应度 | 第60-64页 |
5.1.3 泊位适应度 | 第64-73页 |
5.2 荆江航道经济评价 | 第73-84页 |
5.2.1 直接经济效益 | 第73-81页 |
5.2.1.1 船舶大型化带来效益的具体估算 | 第73-77页 |
5.2.1.2 转移货运量带来效益的具体估算 | 第77页 |
5.2.1.3 减少中转过驳带来效益的具体测算 | 第77-80页 |
5.2.1.4 测算结果 | 第80-81页 |
5.2.2 社会经济效益 | 第81-84页 |
5.3 荆江航道社会指标评价 | 第84-87页 |
5.3.1 节能减排力度 | 第84-86页 |
5.3.2 生态环境影响度 | 第86-87页 |
5.3.3 就业吸引力 | 第87页 |
5.4 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不同尺度方案综合评价 | 第87-92页 |
5.4.1 确定指标权重 | 第87-88页 |
5.4.2 求解模糊关系矩阵 | 第88-91页 |
5.4.3 评价结果 | 第91-92页 |
5.5 优化结果与建议 | 第92-9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5-9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