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L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1 国外相关制度研究第15-16页
        1.2.2 国内相关制度研究第16-17页
    1.3 文章结构与研究框架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结构框架第18页
    1.4 主要观点与不足第18-20页
第二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理论分析第20-24页
    2.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概念第20页
        2.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与一般抵押贷款的区别第20-21页
    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产生和发展分析第21-23页
        2.2.1 农业农村发展有资金需求第21页
        2.2.2 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第21-22页
        2.2.3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产权可抵押第22页
        2.2.4 相关政策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提供了初步支撑第22-23页
    2.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的意义第23-24页
第三章 L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探索实践第24-33页
    3.1 L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做法第24-28页
        3.1.1 开展土地确权登记第24-25页
        3.1.2 制定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流程第25-26页
        3.1.3 建立贷款风险防控保障机制第26-28页
    3.2 L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第28-30页
        3.2.1 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抵押模式第28页
        3.2.2 “土地承包经营权+房产”模式第28-29页
        3.2.3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用”模式第29页
        3.2.4 “土地承包经营权+联合担保”模式第29-30页
    3.3 L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主要特点第30-33页
        3.3.1 放贷主体以涉农商业银行为主第30页
        3.3.2 贷款主体以农户为主第30-31页
        3.3.3 贷款金额逐年提升第31页
        3.3.4 贷款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乡镇第31-33页
第四章 L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效果评价第33-39页
    4.1 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第33-35页
        4.1.1 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33-34页
        4.1.2 推动了农业企业发展第34页
        4.1.3 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第34-35页
    4.2 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发展第35-37页
        4.2.1 增加了农民收入第35页
        4.2.2 推动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第35-36页
        4.2.3 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第36-37页
        4.2.4 提高了城镇化水平第37页
    4.3 推动了土地金融发展第37-39页
        4.3.1 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第37-38页
        4.3.2 实现了低风险抵押融资第38-39页
第五章 L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存在的问题第39-45页
    5.1 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第39-40页
    5.2 承包经营权价值确定难第40页
    5.3 承包经营权处置难第40-41页
    5.4 流转市场不健全第41页
    5.5 贷款风险控制难第41-42页
        5.5.1 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控制复杂第41-42页
        5.5.2 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第42页
    5.6 市场活跃性不够第42-45页
        5.6.1 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第42-43页
        5.6.2 农民积极性不高第43-45页
第六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意见建议第45-50页
    6.1 完善法律制度支撑第45页
    6.2 健全价值评估体系第45页
    6.3 完善承包经营权处置体系第45-46页
        6.3.1 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第45-46页
        6.3.2 完善承包经营权抵押纠纷处置机制第46页
    6.4 完善承包经营权市场体系第46-47页
    6.5 加强风险防控第47-48页
        6.5.1 加强抵押全程监管第47页
        6.5.2 合理分解融资风险第47页
        6.5.3 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第47-48页
        6.5.4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48页
    6.6 完善市场保障体系第48页
    6.7 丰富承包经营权融资模式第48-50页
        6.7.1 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模式第48-49页
        6.7.2 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收益”模式第49页
        6.7.3 探索新的社会资本注入方式第49-50页
第七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点腐蚀海底管道夹具维修的适用性研究
下一篇:深海管道电加热设计及传热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