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半导体三极管(晶体管)论文--晶体管:按工艺分论文

高性能薄膜晶体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10-32页
    1.1 薄膜晶体管简介第10-14页
    1.2 高性能TFT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8页
        1.2.1 板上系统第14-15页
        1.2.2 三维单片集成第15-18页
    1.3 多晶硅TFT的技术挑战与研究趋势第18-25页
        1.3.1 高迁移率沟道材料第18-20页
        1.3.2 高κ栅介质第20-21页
        1.3.3 三维TFT的工艺开发第21-23页
        1.3.4 多晶TFT涨落特性第23-25页
    1.4 a-InGaZnO TFT的技术挑战与研究趋势第25-28页
    1.5 高性能TFT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本论文研究工作第28-32页
第2章 多晶锗硅激光退火技术的实验研究第32-45页
    2.1 脉冲式绿色激光退火设备的设计与调试第32-35页
        2.1.1 激光器选择第33-34页
        2.1.2 光路和光斑设计第34-35页
        2.1.3 片台结构第35页
    2.2 工艺设备以及表征手段简介第35-37页
    2.3 多晶锗硅薄膜的制备与激光退火的工艺优化第37-44页
        2.3.1 多晶锗硅的制备第37-38页
        2.3.2 激光扫描模式的优化第38-39页
        2.3.3 激光能量的优化第39-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多晶硅TFT的制备与特性研究第45-74页
    3.1 工艺设备与测试表征方法第45-48页
        3.1.1 工艺设备简介第45-47页
        3.1.2 测试和表征方法的建立第47-48页
    3.2 平面高κ栅介质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研究第48-53页
        3.2.1 器件设计与工艺流程第48-50页
        3.2.2 FormingGas退火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第50-53页
    3.3 纳米线TFT的制备工艺与特性研究第53-63页
        3.3.1 纳米线TFT的器件设计第53-54页
        3.3.2 纳米线TFT的制备工艺流程第54-57页
        3.3.3 纳米线TFT与平面TFT的对比分析第57-61页
        3.3.4 变温测试以及激活能的分析第61-63页
        3.3.5 小结第63页
    3.4 大高宽比高κ栅介质多晶硅Fin型TFT的制备和研究第63-73页
        3.4.1 高κ栅介质Fin型TFT的器件设计第64页
        3.4.2 高κ栅介质Fin型TFT的制备工艺流程第64-67页
        3.4.3 电学特性测量与分析第67-68页
        3.4.4 场效应迁移率的提取与建模第68-72页
        3.4.5 小结第72-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多晶硅TFT涨落特性研究第74-97页
    4.1 基本物理模型第74-79页
        4.1.1 载流子输运模型第74-76页
        4.1.2 陷阱模型和晶界模型第76-78页
        4.1.3 迁移率模型与产生-复合模型第78-79页
    4.2 有效媒质近似下的器件特性研究第79-83页
        4.2.1 晶界模型的校准与验证第79-81页
        4.2.2 陷阱态对TFT性能的影响第81-83页
    4.3 短沟道平面poly-SiTFT涨落特性分析第83-86页
        4.3.1 分立晶界模型第83-85页
        4.3.2 晶界位置对TFT特性的影响第85-86页
    4.4 短沟道poly-SiFin型TFT涨落特性分析第86-96页
        4.4.1 晶界位置对TFT特性的影响第87-88页
        4.4.2 晶界倾斜对TFT特性的影响第88-91页
        4.4.3 晶界旋转对TFT特性的影响第91-93页
        4.4.4 三维随机晶界的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第93-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5章 a-InGaZnO薄膜晶体管的优化以及应用第97-143页
    5.1 工艺设备和表征测试方法第97-100页
        5.1.1 工艺设备介绍第97-99页
        5.1.2 表征和测试方法第99-100页
    5.2 SiO_2栅介质TFT的制备和优化第100-104页
        5.2.1 器件制备工艺第100-101页
        5.2.2 溅射工艺条件的优化第101-104页
    5.3 Al_2O_3栅介质TFT的制备和优化第104-108页
        5.3.1 Al_2O_3栅介质TFT的特性与阈值电压的稳定性第105-106页
        5.3.2 靶间距与氧分压对器件特性影响第106-108页
        5.3.3 退火温度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第108页
        5.3.4 小结第108页
    5.4 玻璃和柔性衬底上a-InGaZnO TFT的实验研究第108-127页
        5.4.1 器件结构以及制备流程第109-112页
        5.4.2 Al_2O_3生长温度对TFT稳定性的影响第112-116页
        5.4.3 不同源、漏结构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第116-118页
        5.4.4 串联电阻以及本征场效应迁移率的提取第118-120页
        5.4.5 柔性衬底上TFT的制备与表征第120-124页
        5.4.6 衬底表面粗糙度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第124-127页
    5.5 反相器特性研究第127-132页
        5.5.1 反相器制备第127-128页
        5.5.2 电压传输特性第128-131页
        5.5.3 动态电压传输特性第131-132页
    5.6 a-InGaZnO存储器件设计与制备第132-137页
        5.6.1 电荷俘获型存储器第132-133页
        5.6.2 器件设计第133-134页
        5.6.3 编程特性第134-136页
        5.6.4 保持特性第136-137页
    5.7 a-InGaZnO/poly-Si异质结紫外光探测器第137-141页
    5.8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43-148页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第143-146页
    6.2 论文工作主要创新点第146页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第146-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61页
致谢第161-16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3-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乏氧微环境下Wnt/β-catenin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UBE2T联合放疗对骨肉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