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摩托车减振系统的构成 | 第11-12页 |
1.4 摩托车悬架系统概述 | 第12-14页 |
1.4.1 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第12页 |
1.4.2 悬架的分类 | 第12-14页 |
1.4.3 半主动悬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5 减振器的分类及选用 | 第14-16页 |
1.5.1 摩托车减振器分类 | 第14-16页 |
1.5.2 电磁阀减振器的作用及特点 | 第16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电磁阀式可变阻尼减振器的动力学建模 | 第19-31页 |
2.1 减振器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2.2 电磁阀式可变阻尼减振器的原理及其结构分析 | 第19-23页 |
2.2.1 双筒式减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2.2.2 电磁阀式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3 减振器动态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29页 |
2.3.1 减振器产生阻尼的过程 | 第23页 |
2.3.2 复原行程的建模 | 第23-27页 |
2.3.3 压缩行程的建模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可变阻尼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动态特性研究 | 第31-41页 |
3.1 悬架系统的作用 | 第31-32页 |
3.2 悬架系统阻尼特性研究 | 第32-36页 |
3.2.1 悬架系统的模型建立 | 第32-34页 |
3.2.2 悬架系统的阻尼特性 | 第34-36页 |
3.3 路面随机输入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Simulation X阻尼可调减振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41-57页 |
4.1 减振器速度特性 | 第41页 |
4.2 减振器示功特性 | 第41-43页 |
4.3 阻尼可调减振器Simulation X仿真模型 | 第43-48页 |
4.4 减振系统动态模型建立及仿真 | 第48-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摩托车减振系统评价及结构特性研究 | 第57-63页 |
5.1 摩托车减振系统的性能评价 | 第57-58页 |
5.2 摩托车减振系统的结构特性研究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总结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