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理论工具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文章思路 | 第16页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6-18页 |
1、本文的创新 | 第16-17页 |
2、本文的不足 | 第17-18页 |
二、国有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一般风险分析 | 第18-23页 |
(一)PPP项目风险 | 第18页 |
1、PPP项目 | 第18页 |
2、PPP项目风险 | 第18页 |
(二)国有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主要风险类型 | 第18-21页 |
1、政策和项目合规风险 | 第18-19页 |
2、筹资风险 | 第19页 |
3、建设风险 | 第19页 |
4、运作方式风险 | 第19-20页 |
5、营运风险 | 第20页 |
6、偿债风险 | 第20-21页 |
7、金融风险 | 第21页 |
(三)PPP项目风险的特点 | 第21-23页 |
1、阶段性 | 第21页 |
2、偶然性 | 第21-22页 |
3、复杂性 | 第22-23页 |
三、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一)现状 | 第23-24页 |
(二)成效 | 第24-25页 |
1、金融服务拓展 | 第24页 |
2、贷款不良率降低 | 第24页 |
3、经营水平提升 | 第24-25页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1、PPP项目的主要合同不齐全 | 第25页 |
2、项目公司出资明股实债 | 第25页 |
3、施工企业重建设、轻运营 | 第25-26页 |
4、商业银行违规操作 | 第26-27页 |
四、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一)PPP项目合作合同有待完备 | 第27-28页 |
1、PPP项目合同中责任与义务模糊 | 第27页 |
2、PPP项目合同中违约责任不清晰 | 第27-28页 |
(二)风险分担与救助机制不匹配 | 第28-29页 |
1、投资主体出资构成不相匹配 | 第28-29页 |
2、风险分担与救助机制不相对等 | 第29页 |
(三)项目第一还款来源未落实 | 第29-30页 |
1、使用者付费低 | 第29-30页 |
2、政府付费范围和标准不明确 | 第30页 |
3、使用者付费和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不到位 | 第30页 |
(四)贷后管理薄弱 | 第30-31页 |
1、未定期检查 | 第30-31页 |
2、责任认定和贷款催收不及时 | 第31页 |
(五)银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 第31-33页 |
1、营销团队素质偏低 | 第31页 |
2、风险管理团队素质偏低 | 第31-33页 |
五、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参与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 | 第33-41页 |
(一)审慎选择PPP项目 | 第33-34页 |
1、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 | 第33-34页 |
2、选择合适的PPP项目 | 第34页 |
3、选择合适的项目策略 | 第34页 |
(二)重视PPP项目合同的完整性 | 第34-36页 |
1、明确PPP项目合同中责任与义务 | 第34-35页 |
2、明确PPP项目合同中违约责任 | 第35-36页 |
(三)注重风险分担与救助机制相匹配 | 第36-37页 |
1、确定项目资本金比例和来源 | 第36页 |
2、注重风险分担与救助机制相匹配 | 第36-37页 |
(四)落实项目第一还款来源 | 第37-38页 |
1、通过项目权益质押方式来落实 | 第37-38页 |
2、通过出资人保证方式来落实 | 第38页 |
3、通过资产抵押方式来落实 | 第38页 |
(五)重视贷后管理 | 第38-39页 |
1、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 第38-39页 |
2、及时认定责任和贷款催收 | 第39页 |
(六)组建专业PPP项目团队 | 第39-41页 |
1、提升银行自身业务素质 | 第39页 |
2、提升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业务素质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