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效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文献评述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第16-20页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第16-17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第16页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1.3 人力资本理论第16-17页
    2.2 股权激励概念及类型第17-18页
        2.2.1 股票期权第17页
        2.2.2 限制性股票第17-18页
        2.2.3 股票增值权第18页
    2.3 股权激励绩效评价方法第18-20页
        2.3.1 财务指标分析第18-19页
        2.3.2 非财务指标分析第19-20页
第三章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案例简介第20-25页
    3.1 海信电器概况第20页
    3.2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背景第20页
    3.3 海信电器激励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3.4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实施情况第22-25页
        3.4.1 2011 年第一次行权第23页
        3.4.2 2012 年第二次行权第23-24页
        3.4.3 2013 年第三次行权第24-25页
第四章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分析与评价第25-37页
    4.1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分析第25-33页
        4.1.1 激励人员在职情况第25页
        4.1.2 盈利能力分析第25-27页
        4.1.3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第27-31页
        4.1.4 运营能力分析第31-32页
        4.1.5 证券市场表现第32-33页
    4.2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方案评价第33-37页
        4.2.1 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时机恰当第34页
        4.2.2 股权授予数量适中第34页
        4.2.3 考核条件设置较低第34-35页
        4.2.4 外部监管缺失,内部人控制严重第35-37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37-40页
    5.1 研究结论第37页
    5.2 建议第37-40页
        5.2.1 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避免高管短视行为第37-38页
        5.2.2 多重激励方案共存第38页
        5.2.3 扩大激励对象,覆盖更多的技术人员第38-39页
        5.2.4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股权激励提供保障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后记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海尔跨国并购通用家电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下一篇: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以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