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逐孔施工现浇连续梁的应用及发展 | 第9-13页 |
1.2 现有移动支架(模架)造桥机的类型 | 第13-15页 |
1.2.1 PC 梁位于支架梁下方 | 第13-14页 |
1.2.2 PC 梁位于支架梁上方 | 第14页 |
1.2.3 PC梁位于支架梁的腹内 | 第14-15页 |
1.3 逐孔施工现浇连续梁结构体系特点 | 第15页 |
1.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东江东平大桥工程概况 | 第17-33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7-19页 |
2.2 桥位自然、地质条件 | 第19-22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2.2.2 气象 | 第19-20页 |
2.2.3 水文 | 第20页 |
2.2.4 冲刷 | 第20页 |
2.2.5 地质 | 第20页 |
2.2.6 水文地质 | 第20-21页 |
2.2.7 地质构造 | 第21页 |
2.2.8 软土 | 第21页 |
2.2.9 地震液化 | 第21-22页 |
2.3 东平大桥40m连续梁的结构设计 | 第22-29页 |
2.3.1 上部构造 | 第22-23页 |
2.3.2 箱梁预应力布置 | 第23-27页 |
2.3.3 下部结构 | 第27-29页 |
2.4 40m现浇连续箱梁逐孔施工方向的选择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逐孔施工现浇连续梁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第33-59页 |
3.1 逐孔施工现浇连续梁的计算分析 | 第33页 |
3.2 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3.3 桥梁有限元的模拟及离散 | 第34-35页 |
3.3.1 永久作用参数选取 | 第35页 |
3.3.2 可变作用参数选取 | 第35页 |
3.4 东平大桥40m连续梁力学模型模拟 | 第35-57页 |
3.4.1 40m逐孔施工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缝选择分析 | 第35-43页 |
3.4.2 40m逐孔施工现浇连续箱梁梁高分析 | 第43-47页 |
3.4.3 40m逐孔施工现浇连续箱梁腹板厚度分析 | 第47-50页 |
3.4.4 40m逐孔施工现浇连续箱梁整体纵向分析 | 第50-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逐孔施工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要点 | 第59-71页 |
4.1 东平大桥40m连续梁的施工顺序 | 第59-60页 |
4.2 主要施工技术要点 | 第60-70页 |
4.2.1 施打钢管桩 | 第61-63页 |
4.2.2 碗扣架搭设 | 第63-65页 |
4.2.3 模板安装 | 第65页 |
4.2.4 支架预压及监测 | 第65-68页 |
4.2.5 钢筋、预应力安装与张拉 | 第68-69页 |
4.2.6 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 第69-70页 |
4.2.7 支架拆除 | 第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