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41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9-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21-39页 |
1.2.1 煤气化技术发展现状 | 第21-32页 |
1.2.2 基于煤气化的能源系统技术发展 | 第32-37页 |
1.2.3 目前煤气化技术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 第37-39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39-41页 |
第2章 煤气化过程的化学能转化规律与不可逆损失机理 | 第41-65页 |
2.1 气化过程热力学平衡模型 | 第41-44页 |
2.2 气化过程冷煤气效率与(火用)效率 | 第44-53页 |
2.2.1 不同氧化剂配比对冷煤气效率的影响 | 第44-47页 |
2.2.2 不同氧化剂配比对气化烟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2.2.3 气化过程中各类不可逆损失分布 | 第48-53页 |
2.3 氧化剂制备对气化效率的影响 | 第53-59页 |
2.3.1 不同氧化剂配比对气化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2.3.2 反应温度对气化效率的影响 | 第54-57页 |
2.3.3 煤中氢氧元素含量对气化效率的影响 | 第57-59页 |
2.4 氧化剂制备对气化过程(火用)效率的影响 | 第59-63页 |
2.4.1 不同气化剂配比下的(火用)效率变化 | 第59-60页 |
2.4.2 合成气化学(火用)收益与不可逆损失减小之间的关系 | 第60-6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3章 热化学回热型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方法 | 第65-85页 |
3.1 气化过程合成气物理能高效转化思路 | 第65-66页 |
3.2 热化学回热型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方法 | 第66-69页 |
3.2.1 热化学回热型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方法流程与特点 | 第66-67页 |
3.2.2 热力性能参数定义 | 第67-69页 |
3.3 热化学回热型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方法模拟与分析 | 第69-77页 |
3.3.1 热化学回热型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方法模型建立 | 第69-72页 |
3.3.2 热化学回热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方法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3.3.3 热化学回热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方法节能机理 | 第74-77页 |
3.4 合成气显热物理能品位提升分析 | 第77-83页 |
3.4.1 气化室分析 | 第77-80页 |
3.4.2 热化学回热气化方法分析 | 第80-82页 |
3.4.3 热化学回热气化方法的冷煤气效率变化与(火用)损分布 | 第82-8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煤炭水蒸气分级气化实验研究 | 第85-101页 |
4.1 煤炭炼焦实验 | 第85-89页 |
4.1.1 炼焦机理与模型 | 第85-87页 |
4.1.2 炼焦实验平台与步骤 | 第87-89页 |
4.2 焦炭-蒸汽气化实验 | 第89-96页 |
4.2.1 气化机理与模型 | 第89-91页 |
4.2.2 煤炭-蒸汽气化固定床实验平台与步骤 | 第91-96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96-100页 |
4.3.1 炼焦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第96-98页 |
4.3.2 水蒸气-焦炭固定床气化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第98-10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5章 基于热化学回热型分级气化方法的高效低碳能源系统集成 | 第101-125页 |
5.1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集成 | 第101-107页 |
5.1.1 新发电系统与参比系统流程描述 | 第101-103页 |
5.1.2 IGCC系统热力性能分析及节能机理 | 第103-107页 |
5.2 回收CO_2的热化学回热型分级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集成 | 第107-110页 |
5.2.1 新型集成碳捕集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流程描述 | 第108页 |
5.2.2 集成碳捕集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 第108-110页 |
5.3 基于热化学回热型分级气化的煤基天然气系统集成 | 第110-123页 |
5.3.1 新型煤制天然气系统集成思路及流程描述 | 第110-115页 |
5.3.2 直接甲烷化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115-119页 |
5.3.3 新系统热力性能分析及节能机理 | 第119-121页 |
5.3.4 新系统二氧化碳富集过程 | 第121-12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25-127页 |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5-126页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7-139页 |
博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