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物理学论文--土壤水分论文

半干旱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土地过度利用引起土壤水分亏缺现象第10页
        1.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的补给第10-12页
        1.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12页
        1.2.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动力学特性研究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15页
    2.2 野外试验第15-17页
        2.2.1 采集 0-200 cm土样第15-16页
        2.2.2 模拟全年降雨 350 mm水分补充入渗实验第16-17页
    2.3 室内实验第17-21页
        2.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17页
        2.3.2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17页
        2.3.3 土壤总孔隙度的测定第17-18页
        2.3.4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第18页
        2.3.5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第18-19页
        2.3.6 根系的测定第19-20页
        2.3.7 染色剖面照片处理第20-21页
    2.4 数据分析第21-22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22-37页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差异第22-23页
    3.2 补水入渗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水量变化第23-24页
        3.2.1 土壤剖面含水量差异第23页
        3.2.2 土壤剖面储水量变化第23-24页
    3.3 补水入渗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染色剖面第24-27页
        3.3.1 剖面染色模式第24页
        3.3.2 剖面染色百分比差异第24-27页
    3.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比较第27-32页
    3.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根系差异第32-37页
第四章 讨论第37-44页
    4.1 土壤染色格局与根系的关系第37-39页
    4.2 土壤孔隙度、容重、饱和导水率与土壤根系的关系第39-41页
    4.3 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与土壤染色面积百分比的关系第41页
    4.4 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第41-42页
    4.5 水分补充后,土壤水分补给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第42-43页
    4.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水分补给的因素第43-44页
        4.6.1 根系产生土壤优先流第43页
        4.6.2 土壤初始含水量对土壤水分入渗深度的影响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糯扎渡库区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异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表层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