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市场化债转股案例研究--以武钢集团为例

内容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3 文献评述第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局限性第15-16页
2 债转股的实施现状第16-21页
    2.1 债转股的概念与类型第16页
    2.2 国际债转股实施情况第16-17页
    2.3 我国债转股实施现状第17-19页
        2.3.1 第一轮(1999)债转股第17-18页
        2.3.2 第二轮(2016)债转股第18-19页
    2.4 两轮债转股比较分析第19-21页
3 武汉钢铁集团债转股案例介绍第21-25页
    3.1 案例典型性介绍第21页
    3.2 武汉钢铁集团基本情况第21-22页
    3.3 武汉钢铁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条件第22-23页
    3.4 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模式及过程第23-25页
4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效果及问题分析第25-34页
    4.1 财务状况效果分析第25-27页
        4.1.1 成长性分析第25页
        4.1.2 盈利能力分析第25-26页
        4.1.3 偿债能力分析第26-27页
        4.1.4 债务结构分析第27页
    4.2 公司治理效果分析第27-28页
    4.3 风险防范及退出机制效果分析第28-29页
        4.3.1 风险防范效果分析第28-29页
        4.3.2 退出机制效果分析第29页
    4.4 市场化债转股现存问题分析第29-34页
        4.4.1 企业经营效益难以预判,增加银行持股风险第30页
        4.4.2 国企“一股独大”现象突出,公司治理有待加强第30-31页
        4.4.3 银行缺乏“股权投资”经验,增加其市场风险第31-32页
        4.4.4 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阻碍市场化债转股进程第32-34页
5 市场化债转股的改进及完善第34-37页
    5.1 加强银企合作,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第34页
    5.2 股权多样化,加快政企分离进程第34-35页
    5.3 银行成立债转股相关机构,严格把控风险第35页
    5.4 修订和完善商业银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第35-36页
    5.5 建立全国性债转股交易平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第36-37页
6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商类互联网消费信贷风险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