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晚期罗拉德派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绪论 | 第10-22页 |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1页 |
| (一) 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 (二)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一) 选题意义 | 第21页 |
| (二) 创新之处 | 第21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一、罗拉德派的兴起及其思想 | 第22-35页 |
| (一) 罗拉德派兴起的背景 | 第22-27页 |
| 1.威克里夫与罗拉德派的萌芽 | 第22-24页 |
| 2.反教权主义出现 | 第24-26页 |
| 3.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26页 |
| 4.教会自身的腐化 | 第26-27页 |
| (二) 罗拉德派的思想主张 | 第27-33页 |
| 1.圣经至上 | 第28-29页 |
| 2.限制教权 | 第29-30页 |
| 3.净化圣职 | 第30-31页 |
| 4.其他观点 | 第31-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二、罗拉德派教徒成分与地理分布 | 第35-50页 |
| (一) 教徒成分 | 第35-42页 |
| 1.知识分子 | 第35-37页 |
| 2.贵族 | 第37-38页 |
| 3.平民 | 第38-39页 |
| 4.女性 | 第39-42页 |
| (二) 地理分布情况 | 第42-49页 |
| 1.早期地理分布 | 第42-45页 |
| 2.晚期地理分布 | 第45-49页 |
| 4.分布差异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三、罗拉德派的宗教生活与运动 | 第50-62页 |
| (一) 宗教生活 | 第50-55页 |
| 1.宗教仪式 | 第50-52页 |
| 2.布道与传教 | 第52-54页 |
| 3.祈祷 | 第54-55页 |
| (二) 罗拉德派运动 | 第55-61页 |
| 1.主要时间脉络 | 第55-56页 |
| 2.罗拉德派请愿书 | 第56-58页 |
| 3.1414年起义 | 第58-59页 |
| 4.罗拉德派与1381年农民起义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四、罗拉德派衰落的原因及影响 | 第62-73页 |
| (一) 罗拉德派衰落的原因 | 第62-67页 |
| 1.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 | 第62-64页 |
| 2.教会对罗拉德派的打压 | 第64-65页 |
| 3.罗拉德派的自身原因 | 第65-67页 |
| (二) 罗拉德派的影响 | 第67-72页 |
| 1.对胡斯运动的影响 | 第67-68页 |
| 2.对新教的影响 | 第68-70页 |
| 3.对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影响 | 第70-71页 |
| 4.对英国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语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