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0-20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页
        (一)选题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5页
        (一)研究现状第10-14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14-15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16页
        (一)研究重难点第16页
        (二)研究创新点第16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第16-20页
        (一)物质文化需要第16-17页
        (二)美好生活需要第17页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17-20页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第20-32页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依据第20-27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第20-23页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第23-25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第25-27页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第27-32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需求第27-28页
        (二)牢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第28-30页
        (三)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第30-32页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第32-46页
    一、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性认识第32-35页
        (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第32-33页
        (二)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第33-34页
        (三)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34-35页
    二、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第35-37页
        (一)人民幸福第35-36页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36-37页
    三、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内容第37-40页
        (一)提高人民的获得感第37-38页
        (二)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第38-39页
        (三)增强人民的安全感第39-40页
    四、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路径第40-46页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消费需求第40-41页
        (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障人民政治权利第41-42页
        (三)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升人民精神需求第42-43页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第43-44页
        (五)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生态环境需求第44-46页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第46-52页
    一、体现时代性第46-47页
    二、坚持人民性第47-48页
    三、注重系统性第48-50页
    四、凸显问题导向性第50-52页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第52-60页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第52-55页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美好生活的论述第52-53页
        (二)充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53-54页
        (三)深化了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第54-55页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第55-60页
        (一)为党提升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各项工作提供指导第55-56页
        (二)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实现路径第56-57页
        (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精神动力第57-58页
        (四)为世界各国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中国智慧第58-60页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中药注射液联合药物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抑菌试验研究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基于时辰的睡眠质量与清晨时段血压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