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信用评级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海关信用评级的概念及理论研究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二、海关信用评级制度发展回顾与评析 | 第16-27页 |
(一) 海关信用评级制度的建立与变迁 | 第16-18页 |
(二)信用评级制度的总体评价 | 第18-20页 |
(三) 海关信用评级制度变革动因分析 | 第20-27页 |
三、海关信用评级体系建构研究 | 第27-38页 |
(一) 相关法规文件 | 第27页 |
(二) 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宗旨 | 第27-28页 |
(三) 信用评级体系主要框架 | 第28-34页 |
(四) 信用评级实施方案 | 第34-38页 |
四、现行海关信用评级体系运行成效与存在问题 | 第38-46页 |
(一) 海关信用评级体系运行成效 | 第38-40页 |
(二) 海关信用评级体系存在问题 | 第40-46页 |
五、境外海关及银行授信信用评级体系的经验与借鉴 | 第46-64页 |
(一) 美国海关C-TPAT计划 | 第46-51页 |
(二) 欧盟AEO制度 | 第51-56页 |
(三) 银行授信评级体系 | 第56-61页 |
(四) 对中国海关信用评级体系的启示 | 第61-64页 |
六、海关信用评级体系的优化建议 | 第64-70页 |
(一) 优化信用评级对象、指标及等级设置 | 第64-65页 |
(二) 改进信用评级作业流程 | 第65页 |
(三) 强化信用评级力量培养 | 第65-66页 |
(四) 进一步深化关企合作 | 第66-67页 |
(五) 进一步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信用评估 | 第67-68页 |
(六) 进一步优化海关联合奖惩措施 | 第68-70页 |
七、总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