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2.H股回归A股的理论分析 | 第16-25页 |
2.1 H股回归A股的相关概述 | 第16-18页 |
2.1.1 A股的概念和特点 | 第16页 |
2.1.2 H股的概念和特点 | 第16-17页 |
2.1.3 H股回归A股路径 | 第17-18页 |
2.2 H股与A股制度的差异 | 第18-22页 |
2.2.1 分拆条件差异 | 第18-20页 |
2.2.2 上市条件差异 | 第20-22页 |
2.3 回归上市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3.1 融资优序理论 | 第22-23页 |
2.3.2 市场分割理论 | 第23-24页 |
2.3.3 流动性溢价理论 | 第24-25页 |
3.神州控股分拆神州信息回归A股的案例介绍 | 第25-35页 |
3.1 公司及其关系简介 | 第25-27页 |
3.1.1 神州控股简介 | 第25页 |
3.1.2 神州信息简介 | 第25页 |
3.1.3 二者的股权关系 | 第25-26页 |
3.1.4 壳公司太光电信简介 | 第26-27页 |
3.2 神州控股分拆神州信息过程 | 第27-30页 |
3.2.1 行业背景 | 第27-28页 |
3.2.2 神州控股分拆神州信息准备 | 第28页 |
3.2.3 分拆后的股权安排和结构 | 第28-30页 |
3.3 神州信息A股上市过程 | 第30-35页 |
3.3.1 上市市场的选择 | 第30-32页 |
3.3.2 上市方式的选择 | 第32-33页 |
3.3.3 借壳上市的过程 | 第33-35页 |
4.神州控股分拆神州信息回归A股上市的案例分析 | 第35-60页 |
4.1 神州控股分拆神州信息回归A股的动因分析 | 第35-38页 |
4.1.1 专业化战略需要 | 第35页 |
4.1.2 摆脱价值被低估的困境 | 第35-36页 |
4.1.3 改善公司经营管理效率 | 第36页 |
4.1.4 拓宽融资渠道 | 第36-38页 |
4.2 神州控股分拆神州信息回归A股的效应分析 | 第38-49页 |
4.2.1 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 | 第38-40页 |
4.2.2 公司再融资的分析 | 第40-41页 |
4.2.3 公司股价的分析 | 第41-43页 |
4.2.4 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分析 | 第43-45页 |
4.2.5 短期市场效应的分析 | 第45-48页 |
4.2.6 回归后风险的分析 | 第48-49页 |
4.3 神州控股分拆神州信息回归A股上市的财务质量分析 | 第49-60页 |
4.3.1 盈利质量分析 | 第49-51页 |
4.3.2 营运能力水平分析 | 第51-53页 |
4.3.3 股东投资风险分析 | 第53-54页 |
4.3.4 现金流质量分析 | 第54-56页 |
4.3.5 EVA绩效分析 | 第56-60页 |
5.研究结论、建议与启示 | 第60-6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5.2 建议与启示 | 第61-63页 |
5.2.1 选择合适回归路径 | 第61页 |
5.2.2 把握市场风向标 | 第61-62页 |
5.2.3 开拓融资新渠道 | 第62页 |
5.2.4 灵活利用政策条件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