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4页 |
1.1 植物叶色变异概念、类型及来源 | 第6-8页 |
1.1.1 植物叶色变异概念 | 第6页 |
1.1.2 植物叶色变异类型 | 第6页 |
1.1.3 植物叶色变异来源 | 第6-7页 |
1.1.4 叶色突变体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 | 第7-8页 |
1.2 植物叶色变异机制 | 第8-10页 |
1.2.1 叶片色素与叶色变异 | 第8-9页 |
1.2.2 叶绿素生化代谢与叶色变异 | 第9页 |
1.2.3 叶绿素代谢中的基因突变与叶色变异 | 第9-10页 |
1.3 植物叶色变异研究技术 | 第10-13页 |
1.3.1 叶绿体结构与叶色突变 | 第10-11页 |
1.3.2 光合特性与叶色突变 | 第11-12页 |
1.3.3 叶绿素荧光特性与叶色突变 | 第12-13页 |
1.4 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白菜型油菜叶色黄绿突变体BY的主要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 | 第14-2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4页 |
2.1.1 材料 | 第14页 |
2.1.2 性状观察和农艺性状统计 | 第14页 |
2.1.3 菜籽品质检测 | 第14页 |
2.1.4 根品质检测 | 第14页 |
2.2 数据分析 | 第1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4-20页 |
2.3.1 BY形态特征 | 第14-16页 |
2.3.2 BY营养品质 | 第16-18页 |
2.3.3 BY农艺特征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白菜型油菜叶色黄绿突变体BY光合特性 | 第20-25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1页 |
3.1.1 材料 | 第20页 |
3.1.2 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o))的测定 | 第20页 |
3.1.3 光合特性参数的测定 | 第20页 |
3.1.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第20-21页 |
3.2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5页 |
3.3.1 不同生长期BY的光合色素含量 | 第21-22页 |
3.3.2 不同生长期BY的光合特性 | 第22-23页 |
3.3.3 BY的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白菜型油菜叶色黄绿突变体BY叶绿体超微结构 | 第25-27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25页 |
4.2 材料分析 | 第2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27-29页 |
5.1 主要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 | 第27页 |
5.2 光合色素含量 | 第27-28页 |
5.3 光合作用参数 | 第28页 |
5.4 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28页 |
5.5 叶绿体超微结构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Abstract | 第33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