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

基于标志点的近景摄影测量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内外相关的成熟产品第11-14页
        1.2.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第16-19页
2 基于标志点的摄影测量系统理论基础第19-33页
    2.1 摄影测量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9-27页
        2.1.1 中心透视投影第19-20页
        2.1.2 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第20-21页
        2.1.3 相机畸变模型第21-24页
        2.1.4 共线方程第24-25页
        2.1.5 共面方程第25-27页
    2.2 标志点和长度基准尺以及定向装置第27-30页
        2.2.1 非编码标志点和编码标志点第27-29页
        2.2.2 长度基准尺和定向装置第29-30页
    2.3 相机检校方法第30-31页
    2.4 随机采样算法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基于标志点的摄影测量重建流程设计第33-40页
    3.1 编码标志点的匹配流程设计第34-35页
    3.2 非编码标志点的匹配流程设计第35-37页
    3.3 增量式重建流程设计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第40-55页
    4.1 非编码点自动匹配第40-49页
        4.1.1 核线的计算第41-43页
        4.1.2 两视图非编码点匹配第43-44页
        4.1.3 三视图非编码点匹配第44-46页
        4.1.4 反投影误差约束在匹配中的作用第46页
        4.1.5 遮挡处理第46-48页
        4.1.6 改进的三视图匹配方法第48-49页
    4.2 光束法平差第49-54页
        4.2.1 距离约束第49-50页
        4.2.2 附加距离约束的光束法平差第50-52页
        4.2.3 模型的初始值获取第52-53页
        4.2.4 使用定向装置进行坐标系的变换第53-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实验分析第55-65页
    5.1 实验数据第55-56页
    5.2 非编码点匹配试验第56-62页
        5.2.1 两视图非编码匹配试验第56页
        5.2.2 三视图非编码点匹配试验第56-61页
        5.2.3 非编码点匹配实验结果与实验分析第61-62页
    5.3 增量式重建实验与分析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总结及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经历与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源信息辅助的光学遥感影像辐射校正
下一篇:城郊场景三维点云建筑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