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高等学校论文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2-14页
        1.2.1 研究对象第12-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现状与历史文献第16-26页
        1.4.1 有关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研究现状第16-22页
        1.4.2 有关武汉大学理学院的历史文献第22-26页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26-29页
        1.5.1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5.2 论文框架第27-29页
第二章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的历史发展第29-57页
    2.1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概况第29-41页
        2.1.1 前身溯源——初生与变迁第29-31页
        2.1.2 宏图初绘——筹建与选址第31-36页
        2.1.3 黉舍渐成——规划与建造第36-41页
    2.2 理学院的功能演变第41-46页
        2.2.1 萌芽——理学门系溯源第41-42页
        2.2.2 初创——院系专业扩增第42-45页
        2.2.3 改革——学科设置重组第45-46页
    2.3 理学院的建造与保护第46-57页
        2.3.1 建成初期的理学院第46-50页
        2.3.2 战争时期的理学院第50-52页
        2.3.3 建国至今的理学院第52-53页
        2.3.4 理学院的保护与修缮第53-57页
第三章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的建筑形制探究第57-87页
    3.1 理学院的建设背景第57-64页
        3.1.1 社会形势第57-58页
        3.1.2 业主要求第58-59页
        3.1.3 设计团队第59-64页
    3.2 理学院的平面形制第64-73页
        3.2.1 一期工程的平面布局第64-69页
        3.2.2 二期工程的平面布局第69-71页
        3.2.3 于原设计的修改和不足第71-73页
    3.3 理学院的立面造型第73-81页
        3.3.1 主楼及连廊的立面造型第73-75页
        3.3.2 四隅附楼的立面造型第75-78页
        3.3.3 第五立面——屋顶造型第78-81页
    3.4 理学院的细部与装饰第81-83页
        3.4.1 具有中国传统特征的细部与装饰第81-82页
        3.4.2 表达西方古典特征的细部与装饰第82-83页
        3.4.3 体现中西合璧特征的细部与装饰第83页
    3.5 理学院的特色空间第83-87页
        3.5.1 阶梯教室第83-85页
        3.5.2 穹顶空间第85-87页
第四章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的施工建造解析第87-105页
    4.1 理学院的工程筹备第87-93页
        4.1.1 经费筹措第87-89页
        4.1.2 组织机构第89-91页
        4.1.3 施工准备第91-92页
        4.1.4 工程招标第92-93页
    4.2 理学院的施工概况第93-96页
        4.2.1 现场布置第93-94页
        4.2.2 施工机械第94页
        4.2.3 建筑材料第94-96页
        4.2.4 技术监督第96页
    4.3 理学院的营造技术第96-102页
        4.3.1 基础工程第96-98页
        4.3.2 主体结构第98-99页
        4.3.3 屋架工程第99-101页
        4.3.4 围护结构第101-102页
    4.4 理学院的特色设施第102-105页
        4.4.1 投映设备第102-103页
        4.4.2 排烟系统第103-105页
第五章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理学院的对比分析研究第105-119页
    5.1 理学院与同类建筑的对比第105-114页
        5.1.1 与共同校园轴线建筑的比较分析第105-108页
        5.1.2 与相同功能类型建筑的比较分析第108-110页
        5.1.3 与相似屋顶形式建筑的比较分析第110-114页
    5.2 理学院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第114-119页
        5.2.1 对武汉大学现代校园建设的指导意义第114-116页
        5.2.2 对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本土文化思考第116-119页
第六章 结语第119-12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9页
图表索引第129-135页
附录1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工程统计第135-137页
附录2 武汉大学理学院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度(1934年)学程内容第137-145页
致谢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研究
下一篇:基于H.264与H.265的低延时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