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缘边弓箭手简论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 选题起因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三) 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 (四) 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13-14页 |
| 一、北宋弓箭手及其大背景、原因 | 第14-26页 |
| (一) 缘边弓箭手与弓箭手兵种 | 第14页 |
| (二) 盛行期与前期 | 第14-16页 |
| (三) 缘边弓箭手与弓手 | 第16页 |
| (四) 兵制的演变 | 第16-18页 |
| (五) 募兵制在宋代 | 第18-19页 |
| (六) 严峻的边疆形势 | 第19-21页 |
| (七) 减省军费 | 第21-23页 |
| (八) 提升军力 | 第23-26页 |
| 二、北宋弓箭手的组织、管理、来源与迁退 | 第26-63页 |
| (一) 弓箭手的编管 | 第26-29页 |
| (二) 弓箭手田土问题 | 第29-38页 |
| 1、田土的授予 | 第29-36页 |
| 2、土地流转 | 第36-38页 |
| (三) 政府优抚 | 第38-42页 |
| (四) 弓箭手马政 | 第42-44页 |
| (五) 堡寨与弓箭手 | 第44-47页 |
| (六) 弓箭手职役 | 第47-52页 |
| (七) 教阅训练 | 第52-54页 |
| (八) 主要来源 | 第54-58页 |
| 1、少数民族 | 第54-56页 |
| 2、弓箭手子弟 | 第56-57页 |
| 3、佃户 | 第57页 |
| 4、违禁户 | 第57页 |
| 5、弓手、厢军、保甲 | 第57-58页 |
| (九) 升迁与退休 | 第58-63页 |
| 三、北宋弓箭手衰落及评价 | 第63-72页 |
| (一) 衰落的原因 | 第64-69页 |
| 1、失去土地 | 第64-66页 |
| 2、不当役使 | 第66-67页 |
| 3、竞争性因素 | 第67-68页 |
| 4、边境冲突 | 第68-69页 |
| 5、政策落实 | 第69页 |
| (二) 评价弓箭手 | 第69-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