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 ·城市 | 第13页 |
| ·城市化 | 第13-14页 |
| ·城市化特色 | 第14页 |
| ·城市化动力机制 | 第14-15页 |
| ·研究地域与城市概况 | 第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幅员广阔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研究的需求 | 第16页 |
| ·城市化特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实需求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框架与思路 | 第17-20页 |
|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7-18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0-31页 |
|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 第20页 |
|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动力因素的研究 | 第20-24页 |
| ·外部动力因素 | 第21-22页 |
| ·内部动力因素 | 第22-23页 |
| ·环境因素 | 第23-24页 |
| ·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模式的研究 | 第24-25页 |
| ·华侨研究概述 | 第25-29页 |
| ·海外移民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 ·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资本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第26-27页 |
| ·关于建国后华侨华人资本对国内经济建设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借鉴与启示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青田县特色城市化特征 | 第31-45页 |
| ·青田城市化过程 | 第31-34页 |
| ·建国后青田县行政区划变迁情况 | 第31-32页 |
| ·城市化进程的阶段、特征与原因 | 第32-34页 |
| ·青田城市化主要特征 | 第34-40页 |
| ·城市化路径——海外带动发展,突破地域层级 | 第34-35页 |
| ·人口迁移——海外迁移提高城市化率,政策迁移形成人口空间格局 | 第35-38页 |
| ·产业结构——制造业主导地位凸显,房地产业持续活力,金融业潜力无限 | 第38-40页 |
| ·城市化特征的空间表现 | 第40-45页 |
| ·城镇规模结构 | 第40-42页 |
| ·空间分布结构 | 第42页 |
| ·城镇职能结构 | 第42-43页 |
| ·城镇设施配置滞后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青田特色城市化机制 | 第45-55页 |
| ·人地矛盾与资源价值形成的原始动力 | 第45页 |
| ·非农产业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 第45-48页 |
| ·华侨要素和民间资本雄厚是快速发展的根本前提 | 第48-52页 |
| ·政策驱动促进效应发挥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青田特色城市化发展策略 | 第55-69页 |
| ·青田县城市化持续发展条件的SW0T分析 | 第55-61页 |
| ·优势分析 | 第55-59页 |
| ·劣势分析 | 第59-60页 |
| ·机会分析 | 第60页 |
| ·挑战分析 | 第60-61页 |
| ·新型城市化策略 | 第61-69页 |
| ·在动力机制上注重借力和内生相结合 | 第62-63页 |
| ·县域在空间布局上注重创新和深化相结合 | 第63-66页 |
| ·培育城市化的制度环境 | 第66-67页 |
| ·增强文化软实力支撑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问题讨论和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