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草地学、草原学论文--草原土壤学论文

松嫩盐碱化草地土壤功能性纤维素降解菌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8页
    1.1 松嫩盐碱化草地概况第11-14页
        1.1.1 地理位置及特征第11页
        1.1.2 土壤特征及植物分布第11-13页
        1.1.3 土壤盐度对地上植物及地下微生物的影响第13-14页
    1.2 盐碱化土壤凋落物分解菌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1 凋落物及其分解概况第14-15页
        1.2.2 微生物对凋落物分解第15页
        1.2.3 盐碱化草地凋落物分解菌第15-16页
    1.3 盐碱土壤微生物的其他功能第16-17页
        1.3.1 盐碱地微生物的固氮作用第16页
        1.3.2 盐碱地微生物对植物生长促进作用第16-17页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松嫩盐碱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种群分析第18-26页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8-21页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8-19页
        2.1.2 土样采集第19页
        2.1.3 不同盐碱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19页
        2.1.4 不同盐碱化草地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第19页
        2.1.5 不同盐碱化草地土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及真菌的丰度及筛选第19-20页
        2.1.6 筛选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分解纤维素能力测定第20-21页
        2.1.7 菌株的保存第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2.2.1 不同盐碱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第21-22页
        2.2.2 不同盐碱化草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优势菌群观察第22页
        2.2.3 细菌、放线菌及真菌的计数及筛选结果第22-23页
        2.2.4 松嫩盐碱土中优势纤维素降解菌群的分析第23-24页
    2.3 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松嫩盐碱土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第26-33页
    3.1 材料及方法第26-28页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6页
        3.1.2 菌株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第26-27页
        3.1.3 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第27-2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8-32页
        3.2.1 菌株形态学实验结果第28页
        3.2.2 菌株生理生化实验结果第28页
        3.2.3 菌株的16S rDNA分析及鉴定结果第28-32页
    3.3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盐浓度对纤维素降解菌产酶特性的影响第33-3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3页
        4.1.2 加盐对菌株产酶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4.1.3 反应底物加盐对菌株酶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4.2.1 加盐对菌株产酶活性影响的结果第35-36页
        4.2.2 反应底物加盐对菌株酶活性影响的结果第36-37页
    4.3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纤维素降解菌的其他特性研究第38-47页
    5.1固氮及促生特性实验第38-42页
        5.1.1 纤维素降解菌的固氮特性第38-39页
        5.1.2 菌株产吲哚乙酸(IAA)能力测定第39-40页
        5.1.3 菌株产铁载体能力测定第40页
        5.1.4 菌株溶磷能力测定第40-42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5.2.1 纤维素降解菌固氮能力测定结果第42-43页
        5.2.2 菌株产IAA能力测定结果第43-44页
        5.2.3 菌株产铁载体能力测定结果第44-45页
        5.2.4 菌株溶磷能力测定结果第45-46页
    5.3 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纤维素降解菌株对羊草生长影响的盆栽实验第47-52页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6.1.1 实验材料第47页
        6.1.2 实验处理第47-48页
        6.1.3 数据分析第48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6.2.1 实验土样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第48页
        6.2.2 菌株对羊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第48-51页
    6.3 小结第51-52页
第七章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浦东东滩越冬雁鸭类空间行为与栖息地利用特征研究
下一篇:上海市精细空间尺度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