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dsat卫星影像的恩施市土地石漠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20页 |
2.1 行政概况 | 第15-17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9页 |
2.3 石漠化状况及危害 | 第19-20页 |
第3章 Landsat遥感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20-34页 |
3.1 Landsat遥感数据的选取 | 第20-21页 |
3.2 Landsat-7 ETM+遥感数据特征 | 第21-22页 |
3.3 Landsat-8 OLI遥感数据特征 | 第22-23页 |
3.4 遥感影像的几何矫正 | 第23-26页 |
3.5 图像裁剪 | 第26-27页 |
3.6 掉线、云与阴影区域的提取 | 第27-32页 |
3.7 相关基础数据的准备 | 第32-34页 |
第4章 研究区石漠化信息的提取 | 第34-53页 |
4.1 石漠化指数 | 第34-35页 |
4.2 基岩裸露率及坡度 | 第35-36页 |
4.3 石漠化等级划分标准 | 第36-37页 |
4.4 石漠化指数“缺失”的地统计学研究 | 第37-48页 |
4.5 石漠化指数的提取 | 第48-49页 |
4.6 石漠化空间分布 | 第49-53页 |
第5章 基于转移概率矩阵的石漠化演变特征研究 | 第53-60页 |
5.1 转移概率矩阵的理论基础 | 第53页 |
5.2 转移概率矩阵的石漠化演变研究方法 | 第53页 |
5.3 不同时期研究区石漠化现状分析 | 第53-55页 |
5.4 不同时期研究区石漠化等级动态演变分析 | 第55-60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0页 |
6.2 问题与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