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落叶松论文--日本落叶松论文

日本落叶松材性候选基因的SNP位点与生长及材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9-39页
    1.1 引言第19-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0页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20-36页
        1.2.1 林木关联分析研究现状第20-27页
        1.2.2 木材形成关键酶基因的研究现状第27-34页
        1.2.3 落叶松木材性质相关研究第34-36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36-38页
        1.3.1 研究目标第36-37页
        1.3.2 研究内容第37-38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38-39页
第二章 日本落叶松关联群体的表型多样性分析第39-5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9-43页
        2.1.1 试验材料第39-41页
        2.1.2 研究区概况第41页
        2.1.3 表型性状测定第41-43页
        2.1.4 数据分析第4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3-54页
        2.2.1 日本落叶松木材化学成分NIR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第43-45页
        2.2.2 关联群体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第45-50页
            2.2.2.1 自然群体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第49-50页
        2.2.3 关联群体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50-52页
        2.2.4 关联群体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52-54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54-57页
        2.3.1 近红外光谱在预测木材性质中的应用第54页
        2.3.2 日本落叶松关联群体的表型多样性第54-57页
第三章 日本落叶松关联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第57-73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8-62页
        3.1.1 试验材料第58页
        3.1.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8-59页
        3.1.3 SSR分析第59-60页
        3.1.4 数据分析第60-6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2-69页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第62-64页
        3.2.3 群体结构分析第64-67页
        3.2.4 不同亚群的遗传多样性第67-68页
        3.2.5 亲缘关系分析第68-69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69-73页
        3.3.1 日本落叶松SSR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第69-70页
        3.3.2 日本落叶松关联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70-71页
        3.3.3 日本落叶松关联群体的群体结构第71-73页
第四章 日本落叶松材性候选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第73-9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4-79页
        4.1.1 试验材料第74页
        4.1.2 候选基因的选择第74-75页
        4.1.3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75页
        4.1.4 候选基因的PCR扩增第75-77页
        4.1.5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第77-78页
        4.1.6 序列分析第78-7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9-87页
        4.2.1 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第79-80页
        4.2.2 候选基因的SNP分析第80-82页
        4.2.3 SNP引起的氨基酸变异第82-83页
        4.2.4 候选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第83-85页
        4.2.5 候选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分析第85-87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87-90页
        4.3.1 核苷酸多样性第87-88页
        4.3.2 连锁不平衡第88-90页
第五章 日本落叶松生长、材质性状与SNP标记的关联分析第90-11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91-94页
        5.1.1 试验材料第91页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91页
        5.1.3 SNP基因型分析第91-93页
        5.1.4 SNP标记与生长、材质性状的关联分析第93-9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94-108页
        5.2.1 SNP标记分型及关联分析第94-95页
        5.2.2 CCR基因的SNP位点与表型值的关联分析第95-100页
        5.2.3 COMT基因的SNP位点与表型值的关联分析第100-102页
        5.2.4 Kor基因的SNP位点与表型值的关联分析第102-104页
        5.2.5 PAL基因的SNP位点与表型值的关联分析第104-107页
        5.2.6 MYB基因的SNP位点与表型值的关联分析第107-108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108-112页
        5.3.1 模型的选择对关联分析结果的影响第108页
        5.3.2 SNP位点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第108-112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12-117页
    6.1 表型多样性分析第112-113页
    6.2 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第113页
    6.3 核苷酸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第113-114页
    6.4 SNP位点与生长、材质性状的关联分析第114-115页
    6.5 展望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9页
附录第139-140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精料饲粮引起肉牛机体代谢组的变化及其营养调控效果研究
下一篇:不同LED光质和组配对叶用莴苣生理基础及营养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