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26页 |
1.1.1 药品专利战略对于制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第13-19页 |
1.1.2 制药企业在实施专利战略过程中存在风险 | 第19-24页 |
1.1.3 我国制药企业有必要建立自己的专利风险管理体系 | 第24-25页 |
1.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26-33页 |
1.2.1 国内外对于专利价值链管理研究的现状 | 第26-29页 |
1.2.2 国内外对于专利价值链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 | 第29-32页 |
1.2.3 国内外对专利风险管理研究的不足 | 第32-33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思路 | 第33-34页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34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4-37页 |
1.5 本研究的不知之处 | 第37-38页 |
第二章 价值链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38-54页 |
2.1 价值链理论介绍 | 第38-41页 |
2.1.1 价值链概述 | 第38-39页 |
2.1.2 价值链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 第39-41页 |
2.2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介绍 | 第41-44页 |
2.2.1 风险与企业风险的内涵 | 第41-42页 |
2.2.2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 第42-43页 |
2.2.3 企业风险的特征 | 第43页 |
2.2.4 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43-44页 |
2.3 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2.3.1 风险的时间运动原理 | 第44-45页 |
2.3.2 冒险度与损失的关系 | 第45页 |
2.3.3 风险与机会共生、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理 | 第45-46页 |
2.3.4 风险传递原理 | 第46页 |
2.4 风险管理的程序 | 第46-49页 |
2.4.1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 第47页 |
2.4.2 风险识别 | 第47页 |
2.4.3 风险评估 | 第47-48页 |
2.4.4 风险决策 | 第48-49页 |
2.4.5 风险监控 | 第49页 |
2.5 现代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 | 第49-54页 |
2.5.1 ERM理论概述 | 第49-50页 |
2.5.2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介绍 | 第50-54页 |
第三章 制药企业专利价值链构成及风险特征 | 第54-65页 |
3.1 制药企业的专利管理 | 第54-56页 |
3.1.1 医药领域专利的概述 | 第54页 |
3.1.2 专利管理的含义 | 第54-56页 |
3.1.3 专利价值链管理的界定 | 第56页 |
3.2 制药企业的专利价值链管理模型 | 第56-59页 |
3.2.1 专利开发 | 第57-58页 |
3.2.2 专利保护 | 第58页 |
3.2.3 专利运营 | 第58页 |
3.2.4 专利信息 | 第58页 |
3.2.5 专利组织 | 第58-59页 |
3.2.6 专利制度 | 第59页 |
3.3 企业专利价值链中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关系 | 第59页 |
3.4 专利价值链风险管理的界定 | 第59-60页 |
3.5 专利风险的特征 | 第60-65页 |
3.5.1 专利风险因素分析 | 第60-63页 |
3.5.2 专利风险的特征分析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美国制药企业的专利风险管理概况及启示 | 第65-80页 |
4.1 国际药品市场概况 | 第65-67页 |
4.1.1 专利药大量到期,一些主要的疾病治疗转向使用仿制药 | 第66页 |
4.1.2 医药市场将继续向新兴医药市场转移 | 第66-67页 |
4.2 美国制药企业专利风险的主要特点 | 第67-72页 |
4.2.1 原研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之间的矛盾加剧 | 第68页 |
4.2.2 一件专利诉讼中涉及的专利数量和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多 | 第68-69页 |
4.2.3 涉及严重专利风险的药物多数市场规模大 | 第69页 |
4.2.4 专利风险应对成本增加,处理时间长,诉前和解比例较低 | 第69-70页 |
4.2.5 美国药品保护也同样存在“337调查”的问题 | 第70-72页 |
4.3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72-80页 |
4.3.1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储备不足,缺乏竞争优势 | 第72-73页 |
4.3.2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保护战略缺失 | 第73-74页 |
4.3.3 我国制药企业应对专利风险能力薄弱 | 第74-77页 |
4.3.4 承接CRO时存在专利风险 | 第77页 |
4.3.5 进军国际市场的环境日趋复杂 | 第77-78页 |
4.3.6 中国药企缺乏国际认证,而国际上对药品的监管却日趋严格 | 第78-80页 |
第五章 制药企业专利价值链各环节中的风险识别 | 第80-102页 |
5.1 风险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 第80-83页 |
5.1.1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80-81页 |
5.1.2 风险识别的步骤 | 第81-83页 |
5.2 制药企业的风险识别 | 第83-99页 |
5.2.1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制药企业专利风险 | 第83-97页 |
5.2.2 企业专利风险类型、风险来源及损失分析 | 第97-98页 |
5.2.3 制药企业自主创新不同阶段的专利风险分析 | 第98-99页 |
5.3 制药企业专利价值链中风险影响因素体系的结构 | 第99-102页 |
第六章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风险评估 | 第102-121页 |
6.1 风险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 第102-105页 |
6.1.1 明确风险评估目标 | 第102-103页 |
6.1.2 评估前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第103-104页 |
6.1.3 确定风险评价的方法 | 第104-105页 |
6.1.4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5页 |
6.2 用定量方法对制药企业专利风险进行评估 | 第105-110页 |
6.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168] | 第106页 |
6.2.2 集值统计数学模型 | 第106-110页 |
6.3 用定性方法对制药企业专利风险进行评估 | 第110-114页 |
6.3.1 编制风险手册 | 第111页 |
6.3.2 初始风险评估 | 第111-114页 |
6.4 某制药企业专利风险评估的具体实例 | 第114-118页 |
6.5 构建我国制药企业专利风险评估机制 | 第118-121页 |
6.5.1 建立专利风险评估机制的原则 | 第118-119页 |
6.5.2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风险评估机制及工作流程 | 第119-121页 |
第七章 制药企业专利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 第121-148页 |
7.1 企业专利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 | 第121-124页 |
7.1.1 全面风险预警的机理 | 第121页 |
7.1.2 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的原则 | 第121-122页 |
7.1.3 风险预警与控制的目标确定 | 第122-123页 |
7.1.4 建立专利风险数据评价体系 | 第123-124页 |
7.2 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和等级的划分 | 第124-135页 |
7.2.1 定量方法的风险预警模式 | 第124-129页 |
7.2.2 定性方法风险预警模式 | 第129-135页 |
7.3 风险预警应对态度与指令 | 第135-138页 |
7.3.1 一级预警状态的应对策略 | 第135-136页 |
7.3.2 二级预警状态的应对策略 | 第136-137页 |
7.3.3 三级预警状态的应对策略 | 第137页 |
7.3.4 四级预警状态的应对策略 | 第137-138页 |
7.4 制药企业专利风险应对态度的确定 | 第138-143页 |
7.4.1 风险避免 | 第138-140页 |
7.4.2 风险自留 | 第140-141页 |
7.4.3 风险控制 | 第141-142页 |
7.4.4 风险转移 | 第142-143页 |
7.5 制药企业专利诉讼、维权风险和遭遇不正当竞争的应对措施和态度 | 第143-145页 |
7.6 制药企业专利无效风险的应对措施和态度 | 第145-148页 |
第八章 构建制药企业专利风险管理体系 | 第148-174页 |
8.1 制药企业专利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148-149页 |
8.2 我国制药企业在专利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49-150页 |
8.2.1 专利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目标不明确 | 第149页 |
8.2.2 缺乏专利风险识别机制 | 第149页 |
8.2.3 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 第149-150页 |
8.2.4 没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 | 第150页 |
8.2.5 专利风险管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缺失 | 第150页 |
8.3 构建我国制药企业专利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步骤 | 第150-170页 |
8.3.1 建立制药企业专利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专利风险管理的总目标 | 第150-151页 |
8.3.2 拟定企业专利风险管理计划 | 第151-152页 |
8.3.3 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三大机制 | 第152-164页 |
8.3.4 、组织建设、流程建设和制度建设 | 第164-168页 |
8.3.5 构建我国制药企业专利风险管理体系 | 第168-170页 |
8.4 后期监控体系的建设 | 第170-172页 |
8.4.1 动态信息监控过程 | 第172页 |
8.4.2 信息汇总反馈 | 第172页 |
8.4.3 信息分析更新 | 第172页 |
8.4.4 信息共享和使用 | 第172页 |
8.5 制药企业专利风险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 第172-174页 |
结论 | 第174-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186-187页 |
致谢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