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研究--以凤凰新城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3页 |
1.2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论文的目的 | 第13-14页 |
1.2.2 论文的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技术线路图与创新点 | 第17-21页 |
1.5.1 技术线路图 | 第18-19页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公租房与前期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1-37页 |
2.1 公租房相关概念 | 第21-24页 |
2.1.1 保障房性住房 | 第21-22页 |
2.1.2 公租房概念及相关政策 | 第22-23页 |
2.1.3 公租房的投资与建设模式 | 第23-24页 |
2.2 建设项目前期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建设项目前期管理 | 第24页 |
2.2.2 前期管理的环节与控制要点 | 第24-25页 |
2.2.3 前期管理的管理部门 | 第25-27页 |
2.3 公租房的开发与建设 | 第27-35页 |
2.3.1 公租房开发商的职能分析 | 第27-29页 |
2.3.2 开发商建设公租房的基本流程 | 第29-35页 |
2.4 沈阳市公租房相关政策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公租房项目的前期管理 | 第37-53页 |
3.1 公租房项目的决策管理 | 第37-41页 |
3.1.1 公租房项目的前期决策理论 | 第37页 |
3.1.2 公租房项目前期决策程序与机制 | 第37-41页 |
3.2 公租房项目的选址规划 | 第41-44页 |
3.2.1 公租房选址规划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3.2.2 公租房规划程序与制度 | 第42-44页 |
3.3 公租房方案设计 | 第44-48页 |
3.3.1 公租房方案设计的标准与制度 | 第44-47页 |
3.3.2 公租房方案设计的投资管理 | 第47-48页 |
3.4 公租房项目招标管理 | 第48-53页 |
3.4.1 招标程序管理 | 第48-50页 |
3.4.2 招标制度管理 | 第50页 |
3.4.3 招标文件与预算管理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凤凰新城项目的前期管理及问题分析 | 第53-73页 |
4.1 立项决策概述及问题分析 | 第53-56页 |
4.1.1 凤凰新城项目的立项决策 | 第53-55页 |
4.1.2 立项决策阶段的主要问题 | 第55-56页 |
4.2 选址规划阶段概述及主要问题 | 第56-60页 |
4.2.1 凤凰新城项目的选址规划 | 第56-58页 |
4.2.2 项目规划阶段主要问题 | 第58-60页 |
4.3 方案设计阶段概述及主要问题 | 第60-64页 |
4.3.1 凤凰新城项目方案设计 | 第60-63页 |
4.3.2 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问题 | 第63-64页 |
4.4 招标管理工作概述及主要问题 | 第64-68页 |
4.4.1 凤凰新城招标管理工作 | 第64-67页 |
4.4.2 招投标管理阶段的主要问题 | 第67-68页 |
4.5 凤凰新城前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68-73页 |
4.5.1 凤凰新城前期工作管理模式问题及成因 | 第68-70页 |
4.5.2 凤凰新城前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70-73页 |
第五章 公租房前期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第73-89页 |
5.1 公租房前期管理一体化工作模式的构建 | 第73-75页 |
5.1.1 构建一体化前期管理工作组织结构框架 | 第73页 |
5.1.2 整合资源实现合作单位的一体化合作体制 | 第73-75页 |
5.2 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一体化 | 第75-77页 |
5.2.1 土地制度的一体化 | 第75-76页 |
5.2.2 行政性事业收费管理制度的优化 | 第76-77页 |
5.3 一体化成本控制实现 | 第77-82页 |
5.3.1 构建一体化成本目标 | 第77页 |
5.3.2 推进成本控制一体化管理 | 第77-80页 |
5.3.3 实现制度和程序一体化管理 | 第80-82页 |
5.4 建立选址规划的“需求配套一体化”管理体系 | 第82-85页 |
5.4.1 选址标准的“需求配套一体化” | 第83-84页 |
5.4.2 规划布局的“需求配套一体化” | 第84-85页 |
5.5 搭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 第85-8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9-9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9页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