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概况 | 第14-16页 |
1.1.1 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1.1.2 农田重金属污染危害 | 第15-16页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16-18页 |
1.2.1 物理工程措施 | 第16-17页 |
1.2.2 化学措施 | 第17页 |
1.2.3 生物措施 | 第17-18页 |
1.3 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修复技术 | 第18-20页 |
1.3.1 原位钝化修复机制 | 第18-19页 |
1.3.2 原位钝化修复材料 | 第19-20页 |
1.4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0-24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4-2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2.3.1 小区规划设计 | 第25页 |
2.3.2 材料施用设计 | 第25-26页 |
2.3.3 作物种植设计 | 第26页 |
2.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第26-28页 |
2.4.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7页 |
2.4.2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7-28页 |
2.4.3 测定指标 | 第28页 |
2.4.4 测定方法 | 第28页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28-30页 |
3 钝化材料对污染农田镉砷原位钝化效果研究 | 第30-40页 |
3.1 钝化材料对土壤pH变化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 钝化材料对农田镉污染修复效果的分析 | 第32-34页 |
3.2.1 钝化材料对土壤有效态镉变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钝化材料对土壤镉钝化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钝化材料对农田砷污染修复效果的分析 | 第34-37页 |
3.3.1 钝化材料对土壤有效态砷变化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2 钝化材料对土壤砷钝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讨论 | 第37-38页 |
3.5 小结 | 第38-40页 |
4 钝化材料对污染农田作物镉砷吸收的影响 | 第40-50页 |
4.1 钝化材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1 钝化材料对小麦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40页 |
4.1.2 钝化材料对水稻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 钝化材料对作物体内重金属的影响 | 第41-48页 |
4.2.1 钝化材料对小麦各部位镉砷含量及转移系数的影响 | 第41-45页 |
4.2.2 钝化材料对水稻各部位镉砷含量及转移系数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 讨论 | 第48-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5 基于原位修复效果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 第50-54页 |
5.1 危害判定和暴露评估 | 第50-51页 |
5.2 风险表征及建议 | 第51-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