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载感知的存储迁移调度算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云计算概论及存储迁移关键技术 | 第16-34页 |
2.1 云计算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 云计算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2.3 云计算关键技术 | 第18-22页 |
2.3.1 编程模式 | 第18-19页 |
2.3.2 虚拟化技术 | 第19-20页 |
2.3.3 资源调度技术 | 第20-21页 |
2.3.4 数据管理技术 | 第21-22页 |
2.4 动态存储迁移技术 | 第22-27页 |
2.4.1 存储动态迁移的整体框架 | 第22-23页 |
2.4.2 存储动态迁移的实现过程 | 第23-26页 |
2.4.3 虚拟机动态迁移的技术 | 第26-27页 |
2.5 负载的状态及特征 | 第27-30页 |
2.5.1 问题描述 | 第27-28页 |
2.5.2 时间局部性 | 第28-29页 |
2.5.3 空间局部性 | 第29-30页 |
2.6 文件系统对于负载的影响 | 第30-31页 |
2.7 虚拟磁盘格式对负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8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存储迁移调度算法 | 第34-44页 |
3.1 I/O访问的历史过程 | 第34-35页 |
3.2 基于CHUNKS访问频率的调度算法 | 第35-40页 |
3.3 CHUNKS大小选择 | 第40-42页 |
3.4 潜在鲁棒性改善 | 第42-43页 |
3.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实验评估 | 第44-56页 |
4.1 实验方案 | 第44-45页 |
4.2 负载跟踪采集 | 第45-47页 |
4.3 性能指标 | 第47页 |
4.4 预拷贝模式的性能评估 | 第47-51页 |
4.4.1 额外流量的减少 | 第48-50页 |
4.4.2 延迟操作的减少 | 第50-51页 |
4.5 后拷贝模式的性能评估 | 第51-53页 |
4.6 预+后拷贝模式的性能评估 | 第53-54页 |
4.7 CHUNKS大小的最优选择 | 第54-55页 |
4.8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