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与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2 传统村落民居保护性改造的实例调研 | 第19-33页 |
2.1 调研案例简介 | 第19-21页 |
2.2 龚滩古镇保护性改造后的现状 | 第21-28页 |
2.2.1 建筑空间优化 | 第22-26页 |
2.2.2 建筑风貌改造 | 第26-28页 |
2.3 传统村落民居的声环境调研与实验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加固新技术研究 | 第33-51页 |
3.1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加固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3.2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加固的传统技术 | 第34-36页 |
3.3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加固的新技术 | 第36-44页 |
3.3.1 砖木、石木、木质结构传统村落民居保护性改造新技术 | 第36-39页 |
3.3.2 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 | 第39-44页 |
3.4 传统村落民居改造潜力价值评估体系 | 第44-49页 |
3.4.1 可行性 | 第44-45页 |
3.4.2 民居改造潜力价值评估体系 | 第45-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传统村落民居空间舒适性优化与建筑风貌改造新技术 | 第51-85页 |
4.1 民居建筑空间舒适性优化与建筑风貌改造的传统技术 | 第51-52页 |
4.2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的优化 | 第52-54页 |
4.3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空间舒适性优化改造的新技术 | 第54-69页 |
4.3.1 新材料应用 | 第54-63页 |
4.3.2 新工艺应用 | 第63-69页 |
4.4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风貌改造新技术 | 第69-77页 |
4.4.1 建筑风貌改造的控制方法 | 第69-73页 |
4.4.2 砖木结构建筑风貌改造新技术 | 第73-74页 |
4.4.3 石木结构建筑风貌改造新技术 | 第74-75页 |
4.4.4 木结构建筑风貌改造新技术 | 第75-77页 |
4.5 计算机技术在传统村落民居保护性改造中的应用 | 第77-83页 |
4.5.1 在建筑风貌改造中的应用 | 第77-80页 |
4.5.2 在空间舒适性优化中的应用 | 第80-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传统村落民居节能改造新技术与实例优化模拟 | 第85-131页 |
5.1 传统村落民居保护性改造中各能源的利用 | 第85-88页 |
5.2 传统村落民居重要建筑构件的节能改造新技术 | 第88-94页 |
5.2.1 门窗的节能 | 第88-90页 |
5.2.2 墙体的节能 | 第90-92页 |
5.2.3 供热和采暖系统的节能 | 第92-94页 |
5.3 物理环境的改造与计算机技术模拟研究 | 第94-128页 |
5.3.1 模拟实例简介 | 第94-97页 |
5.3.2 改善传统村落民居光环境的新技术与实例模拟 | 第97-106页 |
5.3.3 改善传统村落民居热环境的新技术与实例模拟 | 第106-121页 |
5.3.4 改善传统村落民居声环境的新技术与实例模拟 | 第121-126页 |
5.3.5 改善传统村落空气环境的新技术 | 第126-12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8-13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3页 |
6.1 结论 | 第131页 |
6.2 展望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附录 | 第139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