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微流控方法制备载纳米药物的肝癌化疗栓塞微球

摘要第5-7页
Abstra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癌症相关的统计数据第12-13页
        1.1.1 全球癌症概况第12页
        1.1.2 中国癌症概况第12-13页
    1.2 肝癌的常用治疗手段第13-17页
        1.2.1 肝癌的分期第13-15页
        1.2.2 外科治疗第15页
        1.2.3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第15-16页
        1.2.4 消融治疗第16页
        1.2.5 放射治疗第16-17页
    1.3 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第17-21页
        1.3.1 TACE的简介第17-18页
        1.3.2 TACE栓塞剂的分类第18-20页
            1.3.2.1 传统栓塞剂(非微球类栓塞剂)第18页
            1.3.2.2 栓塞微球第18-20页
        1.3.3 载药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1.3.3.1 乳化交联法第20页
            1.3.3.2 溶剂挥发法第20-21页
            1.3.3.3 喷雾干燥法第21页
    1.4 微流控技术第21-22页
        1.4.1 微流控技术简介第21页
        1.4.2 微流控装置制备微球的方法与原理第21-22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内容和创新点第22-25页
        1.5.1 选题背景第22-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页
        1.5.3 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液滴微流控系统的搭建第25-32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材料和仪器第26-27页
    2.3 微流控芯片的选择与液滴微流控系统的搭建第27-30页
        2.3.1 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球的影响因素[48,49]第27-28页
        2.3.2 液滴微流控系统的搭建第28-29页
        2.3.3 初级温度控制设备的加入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交联明胶微球与负载纳米药物的交联明胶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第32-49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2页
    3.3 实验内容第32-36页
        3.3.1 水凝胶微球的材料选择第33页
        3.3.2 微球的制备和研究第33-36页
            3.3.2.1 明胶微液滴制备过程的工艺优化第33-34页
            3.3.2.2 明胶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与分散相流速的关系第34-35页
            3.3.2.3 半固态明胶微球的转移与交联第35页
            3.3.2.4 微球聚合物含量和溶胀率的测定第35-36页
            3.3.2.5 包裹纳米药物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降解模拟第3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6-47页
        3.4.1 明胶微球(微液滴)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第36-39页
        3.4.2 微球的粒径与分散相流速的关系第39-40页
        3.4.3 明胶微球在交联过程中粒径大小的变化第40-41页
        3.4.4 交联明胶栓塞微球的制备方案第41-42页
        3.4.5 载纳米药物(DOX@GO)的交联明胶微球的制备与降解模拟第42-43页
        3.4.6 明胶微球的粒径分布第43-44页
        3.4.7 明胶微球冻干后的形态第44-46页
        3.4.8 交联微球中聚合物含量、溶胀率及生产速度的估测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栓塞微球生物相容性的测试第49-58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内容第49-52页
        4.2.1 材料和仪器第49-50页
        4.2.2 溶血率的测定第50页
        4.2.3 凝血性质的测定——血浆复钙时间的测定第50-51页
        4.2.4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第51-52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4.3.1 溶血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4.3.2 血浆复钙时间的测定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4.3.3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的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初步动物实验第58-63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实验部分第58-60页
        5.2.1 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5.2.2 含有纳米药物的水凝胶微球的介入栓塞第59-60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总结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4C/AA6061复合材料热变形行为及热挤压工艺研究
下一篇:HA/PL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多孔支架成型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