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法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 | 第9-15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涵义 | 第9-14页 |
一、个人信息的权益属性 | 第10-12页 |
二、个人信息的权利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辨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分析 | 第15-19页 |
第一节 侵权行为主体 | 第15-16页 |
一、网络用户 | 第15页 |
二、网络服务提供商 | 第15-16页 |
三、行政机关 | 第16页 |
第二节 侵权行为方式 | 第16-19页 |
一、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 | 第17页 |
二、个人信息的不当利用 | 第17-18页 |
三、个人信息的不当管理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域外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4页 |
第一节 美国的行业自律模式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欧盟的法律规制模式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现状 | 第24-27页 |
一、立法相对分散,缺乏专门性立法 | 第24-26页 |
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淡薄 | 第26-27页 |
三、侵犯个人信息的责任界定困难 | 第27页 |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27-32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专门法 | 第27-29页 |
二、提高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意识 | 第29-30页 |
三、加强行业自律 | 第30-31页 |
四、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