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烟草黑胫病高效生防木霉菌的筛选及其拮抗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综述第11-17页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2 利用生防菌防治烟草黑胫病第12-13页
   ·细菌、放线菌类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作用第12页
   ·真菌类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作用第12-13页
 3 筛选细胞突变体抑制烟草黑胫病第13页
 4 诱导抗性防治烟草黑胫病第13页
 5 拮抗木霉菌的特点与作用机制第13-17页
   ·木霉菌的特点第14页
     ·广谱性第14页
     ·广泛适应性第14页
   ·木霉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机制第14-16页
     ·竞争作用第15页
     ·重寄生作用第15页
     ·产生抗菌类物质第15-16页
   ·诱导抗性第16页
   ·协同拮抗作用第16-17页
第二章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纯化,致病力的测定,最佳培养基的选择第17-2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材料第17页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第17页
   ·烟草黑胫病菌的纯化与保存第17页
   ·烟草黑胫病菌致病力的测定第17-18页
   ·烟草黑胫病最佳培养基的选择第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21页
   ·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和筛选第18页
   ·烟草黑胫病菌致病力的测定第18-19页
   ·烟草黑胫病最佳培养基的选择第19-21页
     ·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第19页
     ·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比较第19-20页
     ·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上产孢量的比较第20页
     ·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产孢量的比较第20-21页
 3 讨论第21-22页
第三章 木霉的分离、鉴定,高效拮抗菌株的筛选以及对烟草黑胫病的拮抗机制的初步研究第22-3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土壤样品的收集和制备第22页
   ·供试病原菌第22页
   ·诱捕第22页
   ·木霉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第22-23页
   ·木霉拮抗烟草黑胫病菌、豇豆立枯病菌筛选第23-24页
     ·粗筛:采用对峙培养第23页
     ·复筛第23-24页
   ·拮抗作用的观察第24-25页
     ·生长竞争作用测定第24页
     ·重寄生作用测定第24页
     ·抗生素测定第24页
       ·非挥发性抑菌物质检测第24页
       ·挥发性抑菌物质检测第24页
     ·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第24页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木霉菌株的诱捕及鉴定第25-26页
   ·高效拮抗菌株的初筛选第26-29页
   ·拮抗作用的观察第29-30页
     ·竞争作用第29页
     ·重寄生作用第29-30页
     ·抗生作用第30页
   ·抗生素测定第30页
     ·非挥发性抑菌物质检测第30页
     ·挥发性抑菌物质检测第30页
   ·水解酶活性测定第30-31页
     ·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第30页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3页
   ·从土壤中分离木霉菌的方法第31页
   ·木霉菌的分类鉴定第31-32页
   ·木霉菌株拮抗性定量定性分析第32页
   ·木霉对病原菌的拮抗机制第32-33页
第四章 高效木霉优良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第33-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供试菌株及培养第33页
   ·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3-34页
     ·温度条件第33页
     ·光照条件第33页
     ·pH值第33页
     ·营养物质对其影响第33-34页
       ·不同的碳源条件对菌丝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3-34页
       ·不同的氮源条件对菌丝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4页
       ·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4页
   ·最佳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第34页
   ·不同发酵配方发酵液的获得第34页
   ·不同配方发酵液对立枯病菌与烟草黑胫病菌的拮抗力比较第34-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营养物质对T1-16菌丝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的碳源条件对菌丝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6页
     ·不同的氮源条件对菌丝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6-37页
     ·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37页
   ·不同配方发酵液对立枯病病菌、病原菌拮抗力比较第37-38页
 3 讨论第38-39页
第五章 烟草黑胫病拮抗菌在土壤、叶面、根部中的生长动态研究第39-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材料第39页
   ·枯饼发酵菌与烟草黑胫病拮抗木霉菌的互作测定第39页
   ·烟草高效活性菌肥中的拮抗菌在土壤中定殖持续性测定第39-40页
   ·叶面定殖研究第40页
   ·根部定植研究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枯饼发酵菌M1、DB2与烟草黑胫病拮抗菌T1-16的互做测定结果第40页
   ·烟草高效活性菌肥中的拮抗菌在土壤中定殖持续性测定第40-41页
   ·叶面定殖研究第41页
   ·根部定殖研究第41-4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2-44页
第六章 湖南省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鉴定与遗传进化的初步研究第44-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材料第44页
   ·烟草黑胫病病原菌DNA的提取第44页
   ·琼脂糖核酸电泳第44-45页
   ·PCR扩增第45页
   ·凝胶回收纯化DNA第45-46页
   ·连接T载体第46页
   ·转化感受态第46页
   ·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第46页
   ·进化树的构建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DNA的提取以及PCR的扩增结果第47页
   ·PCR产物的克隆与鉴定第47-48页
   ·进化树的构建第48-49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9-50页
第七章 结论第50-54页
 1 总结第50页
 2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第50-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田养鸭与不同化学药剂对福寿螺的防控效果研究
下一篇:旱涝胁迫对花生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