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3.1 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层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16-24页 |
2.1 试验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质 | 第16-18页 |
2.1.1 水泥及矿物掺合料 | 第16-17页 |
2.1.2 骨料、外加剂等材料性能 | 第17-1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8-24页 |
2.2.1 成型及养护 | 第18-19页 |
2.2.2 流动度试验 | 第19页 |
2.2.3 力学性能的测定 | 第19-20页 |
2.2.4 自生收缩和干燥收缩 | 第20-21页 |
2.2.5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实验 | 第21-22页 |
2.2.6 抗碳化性能试验 | 第22页 |
2.2.7 冻融循环试验 | 第22-23页 |
2.2.8 水化热 | 第23页 |
2.2.9 热重分析 | 第23页 |
2.2.10 孔结构实验 | 第23页 |
2.2.11 扫描电镜实验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紧密堆积理论的纳米改性水泥基保护层材料设计、制备和性能 | 第24-38页 |
3.1 基于紧密堆积理论的纳米改性保护层材料设计 | 第24-27页 |
3.2 设计配比力学性能验证 | 第27-32页 |
3.3 纳米二氧化硅对力学性能及流动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纳米二氧化硅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纳米二氧化硅对水泥浆体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34-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纳米改性水泥基保护层对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影响及两者界面性能 | 第38-54页 |
4.1 概述 | 第38页 |
4.2 纳米改性砂浆保护层与C40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协调性 | 第38-46页 |
4.2.1 干燥收缩与自生收缩 | 第38-40页 |
4.2.2 界面粘结强度 | 第40-42页 |
4.2.3 结合界面微观形貌 | 第42-46页 |
4.3 纳米改性砂浆保护层对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 | 第46-50页 |
4.3.1 抗碳化性能 | 第46-47页 |
4.3.2 抗冻融循环性能 | 第47-49页 |
4.3.3 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 第49-50页 |
4.4 保护层材料对混凝土寿命提升预测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纳米SiO2与硅灰对水泥基材料的协同改性效应机理研究 | 第54-62页 |
5.1 概述 | 第54页 |
5.2 抗压强度 | 第54-55页 |
5.3 水化热 | 第55-57页 |
5.4 差热分析 | 第57-59页 |
5.5 孔结构 | 第59-60页 |
5.6 SEM | 第60-61页 |
5.7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A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