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稀土金属和杂多酸配体的杂化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6-35页
    1.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第16-17页
    1.2 多金属氧酸盐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7-27页
        1.2.1 过渡金属-多金属氧酸盐(TM-POMs)第18-21页
        1.2.2 稀土金属-多金属氧酸盐(RE-POMs)第21-23页
        1.2.3 稀土-过渡-多金属氧酸盐(RE-TM-POMs)第23-27页
    1.3 合成方法第27-30页
        1.3.1 水溶液合成法第27-28页
        1.3.2 水热合成法第28-29页
        1.3.3 溶剂热合成法第29页
        1.3.4 低温固相合成法第29-30页
    1.4 合成有机-无机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的影响因素第30-33页
        1.4.1 pH值影响第30-32页
        1.4.2 温度影响第32页
        1.4.3 反应物配比影响第32页
        1.4.4 配体的选择第32-33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工作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RE-POMs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第35-51页
    2.1 前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37页
        2.2.1 实验试剂第36页
        2.2.2 表征仪器第36-37页
        2.2.3 RE-POMs配合物的合成第37页
            2.2.3.1 [Gd(pydc)(H_2O)_4]_4[SiW_(12)O_(40)]·4H_2O(Ⅰ)的合成第37页
            2.2.3.2 [Pr(pydc)(H_2O)_4]_4[SiW_(12)O_(40)]·4H_2O(Ⅱ)的合成第37页
            2.2.3.3 [La(pydc)(H_2O)_4]_4[SiW_(12)O_(40)]·4H_2O(Ⅲ)的合成第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50页
        2.3.1 晶体结构测定第37-43页
        2.3.2 晶体结构描述第43-45页
        2.3.3 红外光谱第45-46页
        2.3.4 XRD分析第46-47页
        2.3.5 紫外光谱第47-48页
        2.3.6 热重分析第48-49页
        2.3.7 XPS能谱分析第49-50页
    2.4 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RE-TM-POMs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第51-67页
    3.1 前言第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3.2.1 实验试剂第51-52页
        3.2.2 表征仪器第52页
        3.2.3 RE-POMs配合物的合成第52-53页
            3.2.3.1 [Gd(NH_4)(H_2O)_9][Cu(pydc)(H_2O)]_3[SiW_(12)O_(40)]·15H_2O(Ⅳ)的合成第52页
            3.2.3.2 [Pr(NH_4)(H_2O)_9][Cu(pydc)(H_2O)]_3[SiW_(12)O_(40)]·15H_2O(Ⅴ)的合成第52页
            3.2.3.3 [La(NH_4)(H_2O)_9][Cu(pydc)(H_2O)]_3[SiW_(12)O_(40)]·15H_2O(Ⅵ)的合成第52-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66页
        3.3.1 晶体结构测定第53-57页
        3.3.2 晶体结构描述第57-59页
        3.3.3 红外光谱第59-60页
        3.3.4 XRD分析第60-61页
        3.3.5 紫外光谱第61-62页
        3.3.6 热重分析第62-63页
        3.3.7 XPS能谱分析第63-66页
    3.4 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RE-POMs和RE-TM-POMs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光催化研究第67-72页
    4.1 前言第67页
    4.2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第67-68页
    4.3 配合物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68-71页
        4.3.1 配合物[Ln(pydc)(H_2O)_4]4[SiW_(12)O_(40)]·4H_2O的光催化性质第68-70页
        4.3.2 配合物[Ln(NH_4)(H_2O)_9][Cu(pydc)(H_2O)]_3[SiW_(12)O_(40)]·15H_2O的光催化性质第70-71页
    4.4 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附录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
下一篇:荧光酰胺小分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