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之探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价值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论文主要结构 | 第12-13页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股东查阅权与穿越权体系的概述 | 第14-17页 |
第一节 股东查阅权内涵的概述 | 第14-16页 |
一、股东查阅权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穿越权体系梳理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股东权的扩张——以股东查阅权穿越为例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股东查阅权穿越的正当性 | 第17-24页 |
第一节 股东查阅权穿越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穿越规则 | 第17-18页 |
二、法人格否认理论 | 第18-19页 |
三、集团法理论 | 第19-20页 |
四、股东中心主义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页 |
五、实质性损害理论 | 第20-21页 |
六、评析 | 第21页 |
第二节 股东查阅权的价值 | 第21-24页 |
一、解决股东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22页 |
二、监督规制作用 | 第22页 |
三、促进股东权正确行使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股东查阅权穿越的法律困境 | 第24-28页 |
第一节 查阅权的立法现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集团法立法现状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查阅权穿越的司法现状 | 第26-28页 |
第四章 股东查阅权穿越的域外立法例——以美国为例 | 第28-35页 |
第一节 查阅权穿越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1页 |
一、三种不同路径分析 | 第28-31页 |
第二节 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立法例——特拉华州为例 | 第31-35页 |
一、行使条件 | 第31-32页 |
二、行使程序 | 第32-33页 |
三、关于子公司的范围 | 第33页 |
四、评析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构建我国股东查阅权穿越制度的相关建议 | 第35-40页 |
第一节 立法上的转变 | 第35页 |
第二节 严格限制行使条件 | 第35-40页 |
一、主体要件 | 第35-37页 |
二、主观方面限制 | 第37页 |
三、查阅的对象 | 第37-39页 |
四、查阅的范围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